【人物名片】张霁明,中共党员,国网浙江宁波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他牵头先行试点应用集中式和分布式故障自愈馈线自动化(FA)功能,使鄞州区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73%;参与研究的“城市级电网自主调节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和平台研制及工程应用”项目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二等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运行首席专家等荣誉。

4月18日,浙江省宁波市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一阵狂风暴雨后,7时25分32秒,鄞州区一条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鄞州区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上的FA功能立即启动,于7时27分24秒恢复非故障区段线路正常供电,实现故障自愈,相关片区的居民和企业用电未受影响。这一功能由该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张霁明牵头开展试点应用。


▲张霁明和同事走进宁波韵升集团提供用电技术指导

幼时的一场医疗意外让张霁明失去了听力,助听器成为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然而,听觉上的缺失反倒让他做事更加专注。别人用耳朵学,他就用眼睛看、用手记,付出比别人多数倍的精力刻苦学习,意志力和专注力得到极大磨炼。工作26年来,每天面对繁杂的数据、复杂的设备参数、频繁的电气试验,张霁明始终保持满腔热忱。

2002年,张霁明从国网鄞州区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调至调控中心。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第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RD-800,并参与了该系统从设备拆箱安装到上电调试的全过程。为了能熟练掌握该系统,他仔细研读了十几本厚厚的设备说明书,把鄞州区电网上万条线路的自动化设备参数、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熟记于心。


▲张霁明与团队成员讨论全自动FA功能运行方案

RD-800系统调试期间,厂家工程师测出的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未达到要求。按照测试大纲规定,这种数据误差是允许的。张霁明不放心,拉着厂家工程师又花了几个小时重新开展测试,发现数据误差是系统内部一个关键参数配置错误导致,可能导致电网失去监控。他们第一时间重新测试并修正了错误,及时消除了这一隐患。2003年,鄞州区32座变电站全部接入RD-800系统,实现设备数据自动化采集和故障精准定位,结束了鄞州电网“盲调”的日子。

全自动FA功能是电网自动化的重要标志。200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国网天津静海供电公司、国网宁波鄞州区供电公司和国网陕西蒲城供电公司3家单位试点推行该功能。国网鄞州区供电公司安排自动化运维班骨干员工张霁明牵头负责这项任务。

试点期间,张霁明和团队成员发现线路故障后电压升高,试点区域部分配电自动化终端(DTU)电源模块直接烧损,无法实现FA功能正确动作。但如果不在线路上加装DTU电源模块,团队成员需要对供区内全部一次侧设备实施改造,并重新对供区1400多个开关站的所有终端侧设备开展联调,工作量和资金投入量巨大。

面对这一难题,张霁明牵头开展了“提高10千伏配电电缆线路FA动作成功率”课题研究。7个月时间里,张霁明带领团队成员对试点期间全自动FA功能的运行数据进行分层分析,明确影响DTU电源模块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研制出了耐压型DTU电源模块并在10千伏清华苑1号开关站成功试点。之后,团队成员陆续将耐压型DTU电源模块安装到了鄞州区中心城区的87个开关站,使该区域全自动FA功能动作正确率由77.32%提高至91.41%。

2022年,团队成员顺利将鄞州配电自动化系统接入469条馈线、1400多个开关站、43座变电站,建成了129个全自动FA环,成功将故障停电恢复时长缩短至“秒级”。同年年底,在张霁明的带领下,团队又完成了“毫秒级”光纤差动分布式全自动FA环试点建设,实现在毫秒内隔离故障、恢复供电。目前,全自动FA功能已覆盖国网鄞州区供电公司供区内972条线路、2518座开关站、46座变电站,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73%。


▲张霁明为团队成员讲解机器人运行原理

除了担任国网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张霁明还是该公司电力自动化工匠工作室的带头人。自2017年成立以来,工作室主要围绕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管理、主站设备运维管理等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攻关。

近年来,鄞州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累计发电量持续提升,但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挑战。在张霁明的带领下,工作室的研究方向逐步转向了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张霁明及其工作室成员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研究团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宁波首个基于“5G+源网荷”协同控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落地,接入电网调度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运行可观、可测、可控;2024年,开展《缩短110千伏变电站调度自动化信息联调时间》课题研究,解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系统画面的图像图元、告警文字和前置一次、二次设备信号等,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校验,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的快速验证,确保上送与接收信号的一致性,缩短变电站信息联调的时间。

这些年,在张霁明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形成了多项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4项,还获得国际金奖2项、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9项。目前,张霁明正牵头围绕配网中低压可靠性提升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