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来自奉贤的汪卫国、姚学良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汪卫国(左)、姚学良(右)
值此“五一”到来之际,4月29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唐晓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陆建新先后走访慰问两位劳模,希望他们持续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坚守乡村,一步一脚印干出成绩
一眨眼,今年已经是汪卫国来到金汇镇光辉村的第九个年头。
“我是2017年从镇信访办调过来任光辉村党总支书记的,那个时候村里人员繁杂,外来人员比较多,村级经济状况也比较差。我当时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既然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就一定要拼尽全力做好。”汪卫国说。
工作中,汪卫国发挥多年信访调解累积经验,不遗余力解决村民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当他得知村民宅基地房子因为规划撤并,农民家里要办婚庆等大事时缺少必要的场所时,他先行先试,成功推动奉贤区首个大型生活驿站——光辉生活驿站开门迎客,包含了文化娱乐、读书阅览、体育健身等多个功能,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和称赞,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40万人次。
农村想发展,首要任务是要发展产业助推农民增收。汪卫国上任之初,就在计划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后,光辉村与上海交通大学农生院进行党建结对共建,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村里开始引进优质特色品种。最终,光辉村与交大农生院签署合作意向,实施“万颗种苗种希望,科技兴农助乡村”计划,推广由交大农生院武天龙教授研发的“串串红”油豆,让农户在庭院种植,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0年,汪卫国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光辉村也成立了汪卫国劳模工作室,团队成员以60、70、80、90后四代组成,既有积累了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法师”,又有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工作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主动靠前服务群众,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年专项行动,收集本村“急难愁盼”问题共128项,涉及公共安全、矛盾调解、便民服务、政策咨询等方面。通过落实问题“第一责任人”,做到24小时跟进处置、3天予以反馈,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汪卫国说:“我能够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光辉村的集体荣誉和共同努力。站在新的起点,我将始终牢记‘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坚守农民的儿子初心本色,全面提升村民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
泵业先锋,携团队铸就国之大器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工业领域的创新突破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键引擎。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学良,这位泵类设备技术研发的领军者,以非凡的执着与卓越贡献,在泵类设备数字化、国产化征程中屡创佳绩。
“较真”是姚学良身上撕不掉的“标签”。此前,姚学良带领团队已成功研制5G智能诊断仪,性能对标美国艾默生和瑞典SKF同类产品,在转动机械状态分析与故障诊断方面优势显著。然而,他并未满足于现有成果,而是着眼未来,积极布局优化升级。针对石油石化和LNG等高防爆需求行业,对仪器硬件进行定制化优化,确保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在软件层面融入故障智能算法,实现智能诊断功能,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与故障诊断效率,为工业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筑牢根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顺应了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核电站用泵类产品研发上,姚学良团队完成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辅助给水汽动泵、辅助给水电动泵、主给水泵、上充泵及TEG废气压缩机单元等重要产品的研发工作。其中,辅助给水汽动泵、TEG废气压缩机是国内唯一的供货厂家,两种产品均获得了“国家能源局首台套”荣誉,打破了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
在LNG低温泵研发领域,姚学良团队同样成绩斐然。成功研发沪东中华1.4万方LNG液货船用多种低温泵,并成功应用于“淮河能源启航号”,完成两次加注运输任务,运行状态良好,实现国产低温泵的首次实船应用,打破国外长期垄断,为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些简单文字的背后,是姚学良带领团队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奋斗打磨的成果。
这一系列杰出成就,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为我国工业的自主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姚学良专注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以及对产品质量和技术提升的执着追求,为广大劳动者树立了榜样,值得广大劳动者学习和敬仰。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全国劳模?
汪卫国深耕乡村,姚学良专注技术,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实则共同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深层逻辑——既有扎根一线的务实品格,又具突破创新的前瞻视野;既能回应具体领域的现实需求,又能对接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他们的实践表明,真正的劳模精神是坚守与突破的双向奔赴,是传承与创新的同频共振,既在平凡岗位上沉淀匠心之力,又于时代浪潮中激荡变革之志。这种精神特质,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上最需要的核心动能。
劳动最光荣!
劳动创造幸福,劳模引领风尚!
劳模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奋斗观!
新时代征程共谱华章!
记者:陆婷婷、瞿轶豪
编辑:王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