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津南区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在政务服务、法治保障、政策创新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打造出营商环境优化的“津南样本”。一系列举措背后,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深刻转变,以及“人人都是招商大使,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广泛共识。新春伊始,我们期待更多“看得见的手”精准发力,以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更呼唤“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迸发创造力,将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晨光熹微,紧邻永旺梦乐城的深特广场三期建设现场,机械忙碌,轰鸣阵阵,一派紧张有序的建设场面。
在区发改委的统筹推动下,区政务服务办、规自局等部门打出资产盘活组合拳,让这个闲置多年的项目于今年3月按下了“重启键”,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2025年投资将达3亿元。
项目划分为五个区块,其中室外街区板块坚持招商、建设双轮驱动,持续导入品牌商业,预计2026年年底竣工,亮相后将成为闪耀天津“商谷”的类成都太古里式商业街区。契合着会展经济,风情商街、高层公寓活力绿谷、创新商务、酒店文旅等其他四个多元板块也在谋划推进中,高品位、差异化、交互性的空间载体正涵养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气质。
“唤醒”这340亩土地是津南区项目化、市场化、场景化、品牌化推进“三新”“三量”工作的生动注脚。2025年以来,区发改委作为经济管理综合部门,充分发挥“四管六招”招商体系中的“管建”作用,紧盯234个重点项目,积极打造深特广场、天开津南园北部片区城市更新、兴华清科集成电路电子材料生产基地等一批示范性标杆盘活项目,同时,创新工作机制,用好“1+8+15”工作法,统筹8个条线部门及15个属地镇街等,全面摸清各类闲置资源资产“家底”,排定了近、中、远“三个计划”,形成了确保、争取、谋划“三张清单”,并结合在全市率先上线的津南区生产力地图智慧管理平台以及智汇津南小程序,数字化赋能生产力资源管理。招商项目与沉睡资源的“秒级匹配”,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因盘而活、盘而有效的津南样板。
2025年,津南区计划盘活存量资源15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有34个项目新增盘活效益,新增盘活规模12.28万平方米,新增社会投资3550万元,新增产值1.41亿元。
如果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比作“一盘棋”,那么盘活资产是“关键落子”,招商引资则是“当头炮”和“先手棋”。
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区发改委以“数”招商,动态编制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图谱。2025年1月,百度数字产业创新基地落户天开津南园,分为数据标注中心、千帆大模型赋能中心等业务板块。区发改委以该项目为龙头牵引,一方面,重点打造天津市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引聚上下游企业,积极构建数据标注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借力千帆开发平台等百度智慧资源,加快聚集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全区已有十余家意向合作企业。
2025年以来,区发改委积极融入全区招商大格局,构建条线清晰的“1+5+6”组织体系,高标准推进京津冀、数据、能源及“双碳”、现代服务业、粮食五大领域的招商工作,统筹做好规划引领、项目建设、资金争取、产业研究、智慧平台、信用提效六项保障服务,精心打造发改领域“懂产业、懂政策、懂谈判、懂企业、懂市场”的五懂招商队伍,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大使、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在体制机制助推下,区发改委精锐尽出,带队洽谈中日康养产业合作,推动大港三角地等渔光互补项目取得新进展,狠抓天开津南园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和中科智慧工厂、中关村新质生产力中心等“软硬”两类平台提升……一系列“谋新、招新、育新”的招商行动,激活了产业焕新“大动脉”,赋能全区“369”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扩链、升链。
服务加码、政策加持、招商加量。在落实落细津南区产业引育若干政策,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十条”、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等政策基础上,区发改委还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超前谋划数据、银发、低空等领域创新性举措,持续完善“1+X”产业政策体系。同时,用足用好“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政策,以政策工具的深度耦合,促进要素资源向技术革新、工艺升级、企业扩能等聚拢,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产业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交汇点,区发改委将“风物长宜放眼量”,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特种兵”作用,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进一步健全产业布局、建实配套服务、建优工作机制、建强专业力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善作善成、见行见效。
来源:融媒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