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新加坡这两座亚洲城市,正在悄然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演唱会争夺战”。

一边是香港新落成的启德体育园,Coldplay一连四场演出,点燃全城;另一边,是新加坡国立体育场接连上演Taylor Swift、Lady Gaga的世界巡演,赚足眼球。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这场比拼,不只是舞台上的光影和旋律,更是两座城市在旅游、文化、经济上的一次全方位较量

香港这边,三月的Coldplay演唱会一炮而红,四场演出吸引了约20万观众,门票售罄,气氛爆棚。启德体育园作为新晋地标,终于迎来了首个国际巨星的检验。

看着维港夜景映衬下的灯光与音浪,不少观众感慨:“香港终于回来了!”



来源:HK01

更有业界人士粗算,这几晚下来,仅门票收入就超过2亿港元,连带餐饮、交通、住宿等,总经济效益接近10亿港元。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盛事,更是香港疫后重启盛事经济的标志性一役。

但如果你以为香港拿下Coldplay,就能稳坐钓鱼台,那可能有点乐观了。

隔壁的新加坡,早已布好阵线。

去年,Taylor Swift在新加坡一连开了六场演唱会,独揽东南亚站,30万张门票卖到一张不剩。新加坡政府大手笔补贴150万美元,换来了超过3亿美元(约23亿港元)的经济收益,这波“演唱会经济学”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而今年,Lady Gaga将于5月在新加坡国立体育场再开四场演唱会,成为她亚洲巡演的唯一一站。即使这回新加坡政府没有再出补贴,但巨星们自愿排队而来,足见新加坡在国际演出市场的稳固地位。

从Bruno Mars、BLACKPINK、Coldplay,到Taylor Swift、Lady Gaga,这条巨星“朝圣”的路线图,几乎都绕不开新加坡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新加坡凭什么?除了有一流的场地和设施,全国托举更是关键。

去年,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唐振辉亲自飞赴美国,与Taylor Swift团队面对面洽谈合作。场地的技术规格、合约履约保障,这些无形条件,最终促成了这场“独家演出”的交易。

巨星团队在全球巡演的选址时,不光看钱,还看环境、配套,这些细节,新加坡都做足了



那香港呢?

其实,咱们并不差。启德体育园的硬件水准完全达标,交通便利、国际航线密集,维港夜景加持,魅力不输任何城市。Coldplay四场演出就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但问题是,香港怎么从“抢到客”做到“留住客”?这一点,才是盛事经济成败的关键。

有个现象不难发现,Coldplay演唱会期间,虽然香港酒店一度爆满,但不少内地粉丝看完演出就直接回深圳住宿,消费流向了别处



来源:点新闻

香港赚了门票的钱,但住宿、餐饮、旅游等其他消费,却没能真正吃到这波流量红利。这说明,香港在“演唱会+旅游”的配套上,还欠一点火候。

对比新加坡,演唱会期间豪华酒店订房需求翻倍,外地粉丝人均每天消费700美元,旅行社更是早早推出“演唱会+旅游”的一条龙服务

从下飞机到演唱会,从酒店到景点,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些高消费群体不仅买票看演唱会,还顺便在新加坡吃、住、玩,消费链条拉满



香港想要追上甚至超越,办法其实不复杂。

比如推出“演唱会+高铁票”、“演唱会+酒店”、“演唱会+深度游”等组合,让观众来港不仅看表演,还能体验香港的多元文化。

演唱会看完,去大屿山看看天坛大佛,逛逛西九文化区的艺术展,去南丫岛吃海鲜,甚至深度游走一趟老街,打卡地道美食,这才是完整的体验。让观众觉得,不多留几天,亏!

此外,高端消费配套也不能忽视。

新加坡吸引高消费粉丝住进五星级、六星级酒店,香港这边是不是也可以再拓展?有游客抱怨,香港豪华住宿选择有限,高端市场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HK01

如果配套好了,住宿体验上去了,粉丝们自然更愿意留在香港,把消费留在这里。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在面对“Lady Gaga亚洲唯一一站落户新加坡”的问题时,也毫不回避。

她直言:“大家都来香港,我都装不下了。”

香港在接洽国际演出方面,已经主动接触了超过200个制作单位,未来还有更多巨星和大型活动排队入场。从Coldplay、林俊杰、周杰伦、谢霆锋,到接下来即将公布的项目,香港的盛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星岛头条

罗淑佩还提到,香港的优势在于场地设施和交通网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硬件”转化成持续的“软实力”。

未来,香港或将推出更多“演唱会+套票”模式,结合旅游、交通、住宿,让盛事经济的链条延伸,真正做到“吸到客、留到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