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刘建 王平安)受益于猪价高于去年同期,大北农(002385.SZ)今年一季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是公司近四年来首次在一季度实现盈利。

今日晚间,大北农发布公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5亿元,同比增长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2.09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猪价优于去年同期是公司业绩改善的主要因素。从销售简报来看,一季度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83.99万头,上年同期为145.20万头,录得销售收入30.46亿元,销售均价分别为15.34元/kg、14.52元/kg和14.35元/kg,其中仅3月份均价稍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公司的期间费用控制见到成效,是公司扭亏为盈的另一重要因素。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2.72亿元、3.25亿元和1.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23%、17.30%和10.61%。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季度同比实现扭亏,但环比却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这与去年末以来猪价持续回落有关。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受市场供需格局影响,2025年猪价恐难重现去年高点,上市猪企需持续强化成本管控能力,方能保持盈利稳定性。

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此前持续推进的“降负债”似乎也有所“失速”。去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年内总降幅4.3个百分点,从一季度末的67.75%降至年末的63.45%。但今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小幅回升至64.42%。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为84.64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为21.7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转基因方面,今年的4月8日,我国再有99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拟通过国审,转基因产业化进程处于明显加速态势。而在拟过审品种中,有58个品种的转化体所有者为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分析人士认为,转基因市场效益可观,其提速发展或有利于企业此前的大量投入转为实际产出。

资料显示,大北农主要围绕作物科技与动物科技两条主线,涉及种业行业(生物育种及常规育种)、饲料行业、生猪养殖行业及疫苗动保行业等业务板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