诹访敦以其天赋的超卓写实绘画技巧著名。他的作品均以艰苦的绘画功夫完成,极尽细致,无比精确。在他绘画的肖像里,主角都像活生生的人,正在画布上呼吸。他重塑眼之所见的能力叫观众目定口呆。虽则他精于捕捉物的外相,将他简单归类「写实」画家实在大错,他的视野远超表面。
他深究绘画对象的背景,竭尽所有可能的角度去理解「真实世界」。他的艺术追寻是一条漫长的路,为了探索「真实」的「全部」,特别是「真实」里那些「看不见的部分」。故此,他的艺术把观众带入一个超出我们所有感官、超出我们一切经验与观念的世界。
诹访敦(Atsushi Suwa,1967-),日本画家,武蔵野美术大学油绘学科教授。他于1967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他在武藏野艺术大学艺术设计研究院学习油画。
1994年,他被日本文化厅推荐为见习生,到西班牙进修艺术。翌年,他在西班牙巴塞隆纳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画展上夺得头等奖,是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亚洲艺术家。而2003年在日本Sompo艺术馆举行的第廿二届精选推广展中,他荣获优秀奖。
自1994年起,他一直于日本及海外举行个展,包括于2008年在东京佐藤美术馆的个展《拥有复眼的现实主义者》、2011年在日本诹访市美术馆《反正甚么也看不见》、2014年在香港季丰轩画廊的《安睡者》。
他亦参与在重要艺术机构举行的群展,例如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2015)、威尼斯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 (2013)、东京新国立美术馆(2007)、日本北海道现代美术馆(2007)、上海美术馆(1998)等。他的作品获Benetton收藏(威尼斯)、巴塞罗基金会(西班牙)、佐藤美术馆(东京)、横滨美术馆等美术馆收藏。
在1996年,诹访敦以素描及相片记录了病危父亲的容貌,其后成了题为《父亲》的一组作品。到了1999年,他更花了两天,守在离世后的父亲身旁,看着自己生命的源头一点点、一点点地烟飞。那生命与生命后的临界一幕成了十年间两幅作品。
在其中2010年所画的《无题》中,父亲的口微张,停了唿吸的两唇间是一弯黑洞。精细画面上仅仅一个小节,却吐着沉重的力量。这角虚无露出生命后的混沌,人从我们熟悉的现世,所谓「真实的」现世,静止下去,冰冷下去,然后飘离,无助地飘离,飞向不能名状的太空和永恒。
在《父亲》组列,诹访敦在摸索自己的未来,在找寻从存在到消失、从现世到死后的转折。在2008及2009年间,他亦画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那是摸索自己的过去,是找寻从虚无到存在、从生前到现世的过渡。
诹访敦初于1995年开始《安睡者》系列。他的模特儿很多都是自荐的,没有专业经验,很难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诹访敦就叫她们闭上眼装睡,以便轻松下来,甚而真的睡着了也没问题,(有人的确睡着了) 。从中画家自己亦体验到不同启示,成就出一个创作思路。
《安睡者》系列利用了睡眠状态去揣摸从生到死,从前生到现世的过渡。画中人都闭上眼晴,不知她们是否真的睡着了,(甚至不能十分肯定她们是否仍活着)。无论如何,她们都悬浮于一缕绵绵的安详,所有忧虑放下了、所有贪求放下了、所有纠缠放下了、所有不捨也放下了,从现世退入了另一种非现世的「真实」。
画面充满着超精确的笔画,但呈现的却是远远离开「现世」的一个境界,那可能是界乎生、死、醉、梦之间,甚或正是那非生、非死、非醉、非梦的大解脱、大逍遥。到了那里,栩栩如生的表象反为微不足道,人世间的故事亦无需要说了。
《和鸣》系列中,画中人的眼睛或是半开半闭,或是呆著了,目光散漫,视而不见,为画面加添一份悬疑,叫人凝息。为了再进一步去探索「真实」不为人见或不为人知的部份,诹访敦在测量我们意识不清晰或停止的时间,将之呈现于我们面前。 相比《安睡者》,这是塞满另一层张力的戏剧,离肉眼所见的「真实」更远,离可见与不可见、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边缘更近。
诹访敦的手段是神授的形相重现,极端的精致写实,恰恰他的追求是远远高于表象的重塑,是整个的「真实」,他要走到目之尽头,以至目不可及的渺沌。他把视觉可以接收的一切呈现到了「呈现的极限」。
我们因此站上了视觉乃及整体感知最高的崖边,一伸手已经碰到崖外的无尽虚茫,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一个超出我们所有感官、超出我们一切经验与观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