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高山流水觅知音。近日,南京文化馆音乐厅内知音相聚,520城市文化客厅“以爱之名·念情”公益音乐会在这里温情上演,音乐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二级演员、青年女高音蔡婧领衔,特邀省内知名青年歌唱家牟晓娟、新巴雅尔、盛万航与沈小华作为助演嘉宾及主持人。据悉,该系列公益音乐会还将持续上演,为观众带来充满“爱”的乐章。
本场音乐会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文化馆及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承办,“以爱之名·念情”公益音乐会演唱了十七首经典及新创中国艺术歌曲,一首婉转柔美的《越人歌》为音乐会拉开序幕。
在如水琴音的伴奏中,蔡婧以空灵清润的歌声,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含蓄爱意娓娓道来。随后《幽兰操》与《锦瑟》两首歌曲,则以音符将经典唐诗“唱出”。三首经典作品之后,声乐套曲“李煜词三首”以跨文化视角惊艳亮相,特邀嘉宾牟晓娟的演唱典雅大方,钢琴与人声的对话如月下涟漪,映照出“春夜徘徊”的孤寂与诗意。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则是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刘炎林,依据蔡婧个人的嗓音特色和演唱风格,特为本次音乐会而谱写的全新曲目。灵动的旋律与蔡婧空灵的歌声相得益彰,展现出强烈的浪漫派风格。
随后,特邀助演嘉宾新巴雅尔以浑厚、豪迈的嗓音重现苏轼《大江东去》英雄气概;盛万航则以一曲《青玉案·元夕》,在“灯火阑珊处”勾勒出辛弃疾的柔情与家国之思。
下半场伊始,蔡婧再度登台,两首20世纪上半叶的经典名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玫瑰三愿》借“她”与“玫瑰”隐喻内心的眷恋。《踏雪寻梅》以轻快的旋律表现少年踏雪寻梅的欢欣,为音乐会注入一抹灵动亮色。
《桥》是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特为江南水乡而创作,在盛万航的演绎下,这首饱含作曲家思乡之情的作品化作一幅水墨长卷,承载着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新巴雅尔以《望乡词》将乡愁推向极致,低沉嗓音带着草原的苍茫与江南的温润,令听众感受到歌曲强大的情感张力。
其后,蔡婧以《清流》与《岁月悠悠》两首歌结束个人曲目,清新明快的演唱赢来了观众热情的掌声。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中,观众与艺术家齐唱,共同为这场音乐之旅画上完美句号。
在与观众分享从艺心得时,蔡婧感慨良多,她表示从首场音乐会的“战战兢兢”到如今的从容绽放,离不开师长、领导、家人与观众的支持,南京市文化馆的公益舞台,则为艺术扎根民间提供沃土。蔡婧动情地说:“艺术从不嫌弃晚来的香,就像玉兰总要熬过倒春寒才绽放。”
在这场“以爱之名·念情”公益音乐会中,诗词与旋律、传统与现代,在舞台上碰撞交融。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青年声乐人才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台下的观众与江苏声乐界的前辈老师们一起见证了省歌青年一代的成长。这场演出之后,520城市文化客厅·公益音乐会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青年声乐人才系列音乐会还将继续带来更多的优秀演出,让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
(承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