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动力电池企业掌握了太多的主动权。大多数车企出于控制成本、保障电池供应、掌握核心技术等因素的考虑,纷纷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切入动力电池领域。
其中最苦的一条路,就是自研,偏偏又是这条路最拥挤。
一个电池厂项目动辄投资就要百亿元,不亚于再造一家新势力车企。面对如此重的投入,车企明明可以选择电池外采,为什么又要没苦硬吃?
核心的原因在于,动力电池决定着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和用户的感知体验,仅依赖供应商的技术迭代和出货量速度,无法有效匹配自身的新车型竞争力。
次要的原因在于,车企无论是从供应商采购电芯,还是自研自产电池,电池本身的产品开发过程都会经历设计、试制、测验、量产阶段,该省的周期环节一个也少不了。
但是,整车研发由概念车阶段到量产阶段,鉴于车企平台柔性化生产技术的加持,或许裸车下线的速度要快于原本该搭载在这台新车上的电池量产的速度。如此而言,新车型的登场反倒被外采按需排产的电池掣肘。
既然这样,不如自研,哪怕苦点,起码自由。
在此,我们引入一个较为认可的观点,“当我们正向定义了这些需求,而又不能让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和企业体系化效率有所妥协时,我们必须选择去自己研发。”
那你是不是要问,自研会不会受制于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上游供给,最终导致影响进度?
我们去看工信部曾经联合发布过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里面明确提到,汽车生产企业将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以此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
短期来看,把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划分给汽车生产企业,对于车企而言压力巨大。但是长期来看,汽车生产企业将拥有电池资源的绝对话语权,尤其是对自研自产电池的车企来说,未来很有可能实现所需电池资源的自我供应。
换句话说,随着电车的汰换,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总量终将与当年动力电池的资源需求总量基本平衡。到那时,矿产资源并不是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瓶颈,材料体系创新才是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
上述这段话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预测的内容,他给出的平衡时间点是2035年。
那么,当前在电池自研领域,有没有哪家车企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有,其中一个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和现有的大多数动力电池供应商一样,都是从消费电池转向了动力电池,凭借前期的积累,保障了后期的技术与产能。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吉利。
早从十几年前开始,吉利便开始在电池领域积极布局。通过自研自产、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路径,并逐步构建起一条从原材料、电芯设计、电池整包实车验证再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条。
用数字透视力度,吉利仅在这一业务板块就投入了上千亿。
投入换来了什么?据不完全统计,除了耀宁新能源与极电新能源之外,吉利持股的电池产业链企业还包括安驰新能源、耀能、利信能源、衡远新能源等。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吉利旗下两大电池企业极电新能源、耀宁新能源,分别实现电池装车量6.27GWh和1.97GWh,合计达到8.24GWh,超过LG新能源,位列国内前十。
针对规模化下一个阶段的有效决策就是规范化和效率化。吉利意识到,在电池产业链上的分散布局,虽然能在短期内满足不同品牌需求,却也带来资源重复投入、技术标准不统一、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于是,4月23日,吉利宣布已于近期完成对旗下电池业务的战略整合,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整合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其中,神盾代表吉利极致的电池安全系统,金砖代表吉利在行业领先的电芯技术。
业界认为这是吉利继去年发布的《台州宣言》后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当时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所以才有了这次电池业务的整合。
但要往前推,就会发现这也是吉利对2007年《宁波宣言》的又一次诠释。当时,吉利喊出的是“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前段时间,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首次要求将电池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此举,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安全进入“零容忍”时代。
而在这则“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背后,就有吉利的身影:新国标主要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其测试标准由吉利牵头制定。
还记得吉利多年前的那场收购么?是不是像极了中国汽车工业安全迈向新高度的转折点。
眼下,在电池自研领域没苦硬吃的吉利,将苦尽甘来后的甜共享给了全行业:吉曜通行同其它电池公司仍将保持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吉曜通行会将短刀电池应用到吉利汽车品牌战略车型上,让高端电池技术普惠更多用户;吉曜通行在引领着多家电池企业布局短刀电池。
按照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CSO郑鑫说的,“无论是3万块钱的车还是100万的车,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吉利吃的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