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冯妙韵 王欣蓉 杜春娜 实习生 陈禧硕

4月28日,济南市城管局开展“城管开放日·走进渣土全链条”系列活动,邀请社会各界走进轨道交通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常青树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等,深入了解渣土处置利用的全链条过程。

常青树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是一家渣土运输企业,市民代表来到园区新能源渣土车换电现场,一辆白色新能源渣土车缓缓驶入换电区域,机械手臂精准而迅速地下降,稳稳地将渣土车“背”着的巨大电池包吊起,送回换电站。随后,机械手臂又将新电池包稳稳安装到电池包底座上。整个换电过程一气呵成,仅耗时1.5分钟。


“新能源渣土车采用先进的快速换电技术,一块电池充满电仅需要1小时,真正实现零碳排放,有效解决了传统渣土车污染大、噪声高的问题。”该公司负责人郭善文说,每台纯电动渣土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6吨,相当于种植近2亩阔叶林。

目前,该公司新能源渣土车辆占比已达100%,这类车辆还能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超载、篷布覆盖等问题,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和道路遗撒。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务平台展示区,这里是城市渣土处置的“智慧大脑”。大屏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济南建筑垃圾源头工地和末端场所数量、渣土车以及运输企业数量、消纳场所库容余量等数据。

目前“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开发了源头视频监控实时溯源、途中车辆实时抓拍取证、末端排放数据自动锁定、事件分析转办闭环处置等四大应用场景,实现了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

“借助AI识别算法,平台能对14种违规行为实时抓拍取证。”工作人员介绍,“自平台上线后,济南市渣土违规运输比例明显下降,有效遏制渣土车跑、冒、滴、漏等违规行为。”

此外,济南市城管局还创新应用了无人机巡查工作模式,通过“空中拍+地面查”的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渣土处置领域“覆盖难、取证难、效率低”的治理难题,这也标志着济南市渣土管理正式迈入“科技+智能”的新时代。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