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黑糖文字局,看到时事民生的不同声音。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赞赏作者或点赞转发,十分感谢。

协和的4+4,让我终于看懂中国全民减肥的大棋

文/程不糖


"你太胖了!像你这样的大肚子,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2025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会上,张文宏委员对一个有着啤酒肚的记者的调侃,让"减肥"这件事瞬间冲进大众视野。

我当时不懂事,只感觉来自上海的“疫情网红”张医生这句话很别扭。你们卫健委的政策管的也太宽了吧,胖子吃你家大米了?

一年之后,当同样经济下行的日本真的吃不起大米后,我算是略微了解到了国家的深意:减肥,是为了不去医院让揠苗助长的医生给你看病。

调侃一下就是:上海医生造成“伤害”,北京医生需要“背景”。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实名举报出轨,本该是家庭伦理剧的八卦新闻,却因为他的"情人"董袭莹特殊的学术背景,演变成了对医学教育公平性的大讨论。

仔细一看这位董小姐的背景,不由得让人感叹: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父亲是国企高管,母亲是211高校的院系领导,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协和"4+4"项目,跨学科成为了医学博士,还在胸外科担任住院医师,听起来就是开挂的人生。

坦白说,顶级富二代官二代找学术捷径,本该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我等庶民对此早该习以为常,毕竟人家从出生起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我们连跑道都没摸到,无需为此诧异。

但董小姐的“医学成长速度”着实让人吃惊。要知道,通常医学生需要经历"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规培"的漫长修炼,而"4+4"的学员只需4年医学教育和1年规培就能拿到博士学位。更离谱的是,董小姐的博士论文据说只有区区30页,被嘲讽"像课程作业"。相比动辄数百页的常规医学博士论文——

这简直就是科研界的微型小说。

从经济学直接转向胸外科肿瘤治疗,只有一年规培就参与手术,这不是"半路出家",这是"路过顺便出个家"啊!

我们普通人生个小病都要反复确认医生资质,生怕碰上庸医。现在好了,让一个经济学出身、仅上过速成医学课程的人来给你开刀,这不是草菅人命是什么?

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我写的文章——那位体育大学985学生在中信建投"研学"的事。

那位体育生说不清利润表怎么算,却能在金融机构实习,开着保时捷跑车,下午两点就溜号去打高尔夫。当时金融圈炸了锅,大家纷纷感叹: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民工"和"金融少爷"的区别。

而今天,医疗圈也上演了相同的戏码:有金融生去医院实习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这个社会的二代们都很努力、很上进啊!他们努力打通各行各业的关节,实现了跨界交流、跨界学习、跨界就业。

体育生去金融,金融界去医疗,医疗的人去哪,我想都不敢想。

如此看来,张文宏委员在两会上呼吁全民减肥的深意就不言而喻了。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会议上花了整整7分钟谈体重管理,宣布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对医疗资源现状的深刻洞察令人佩服——减肥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是为了少去医院!

毕竟现在去医院,搞不好让一个学经济的给你做手术,用财务报表分析你的病情,这谁敢冒险啊?

当然我也理解这种草菅人命的直升通道存在的现实原因:医保情况不容乐观。

你去医院看病,医院按政策给你报销到80%-90%,可医保局因为财政紧张赔付不出来,医院越来越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协和推出"4+4"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医院也需要活下去啊,与其培养一个普通医生需要十多年时间和大量资源,还不如速成几个"贵族医生",既能维持医院运转,又能拉拢人脉。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国家卫健委推行的减肥号召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降低基尼系数。怎么降?很简单。让老百姓少吃,食品价格就会通货紧缩,咱们国家的上等人就能多吃两口了。

这不正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妙策吗?当然,差距是从另一个方向缩小的——穷人用在吃饭上的钱更少,自然就和富人的差距变小了。

其实,协和的"4+4"项目名单中,据说还有"园艺""自媒体"等与医学无关专业背景的学员。想象一下,未来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医生:

"您好,我本科学的是园艺,我觉得您的病就像植物缺水一样,多喝点水就好了。"

"作为前自媒体从业者,我认为您的病主要是心理因素,建议您少刷抖音,多看我的健康科普号......"

你可能觉得荒诞的事,但在现行的医疗体系中竟显得如此合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总结出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经验。而今天,医学界也开创了新思路:

"不管学医不学医,有关系就是好医生"。

所以,全民减肥战略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智。与其去医院冒险,不如自己管好嘴迈开腿。肥胖的确是百病之源,但比肥胖更可怕的是,当你带着肥胖引发的疾病去医院,迎接你的可能是一位刚刚从华尔街跳槽到手术室的"医生"。

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学习到脱发,日夜苦读,通过高考搏出一条血路,考入医学院后又要面临5+3+3+X年的漫长修炼,才能勉强成为一名普通医生。而权贵子弟们只需打通关系,花上几年时间便能拿到博士学位,直接空降到核心科室。

这就是为什么普通老百姓一听到张文宏委员说"你太胖了",立马就把减肥当成了头等大事。因为在医疗资源日益不平等的今天,最好的选择就是别生病。

只要够健康,就不必担心遇到一个经济学出身的胸外科医生用Excel图表和项目管理SWOT模型,来解读你的X光片。

在这个资源分配越来越扭曲的社会中,普通人的命运往往掌握在别人手里。你吃不到的山珍海味,你买不起的学区房,你上不了的名校,你进不去的机关单位……这些都是给那些出身富贵的人准备的。而现在,连医院这种本应以救死扶伤为使命的地方,也成了权贵子弟们的实习乐园。

说到底,全民减肥和协和4+4,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同根同源——都在提醒我们:在这个资源分配日益不均的社会里,普通人最好的自救方式就是尽量少依赖公共服务。尽量别生病,

万一生病了,也得看看给你做手术的是不是前经济学学生,手里拿的是手术刀还是计算器。

董小姐们可能不会计算你的剩余寿命,但肯定是精通每个人脉的剩余价值的。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