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榆树市司法局保寿司法所紧扣职责定位,通过“精准滴灌+全面覆盖”模式,织密法治宣传网络,让法治阳光照亮田间地头。
田间集市:让普法更有“广度”
“大爷您好,您看这份《司法护春耕》手册,里面关于土地纠纷和春耕备种注意事项等与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眼下正值春耕备产关键时期,为保障农资市场规范有序、农民生产生活顺利开展,以精准、高效法律服务有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4月24日,榆树市司法局保寿司法所在集市上开展“送法进春耕”专项宣传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大小农资经营户,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知识,提醒商户依法合规经营,杜绝销售过期农药、不合格化肥等违法行为,以诚信经营赢得市场,用优质产品助力春华秋实。
近日,田间地头也热闹非凡,保寿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化身“法治护航员”,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开展护春耕专项普法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农民群众身边,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围绕春耕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工作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宣传:“购买种子、化肥一定要到正规的农资店,要留存好发票和产品包装,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证据。”同时,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工作人员提醒村民:“土地流转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靶向发力:让普法更有“温度”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保寿司法所定期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活动,并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特点,精准开展个别化帮扶教育。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区矫正对象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讲解了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规定,包括按时报到、请销假制度等规定内容,着重强调违反规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真实案例进行以案释法,如XX省XX市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因擅自外出脱离监管,最终被决定机关撤销缓刑收监执行,以此警醒大家务必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禁止性规定,珍惜矫正给予的宽容改正机会。
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司法所所长宋佳音通过“个性化普法套餐”,开展“一对一”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如对未成年人容易触犯的犯罪强化学习、以未成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播放动漫宣传短视频等来促转意识、提升认知。同时,鼓励监护人积极履行监护职责,给予孩子更多关爱与支持,共同助力未成年人顺利度过矫正期,回归正轨生活。
数字赋能:让普法更有“新速度”
依托新媒体优势,突破时空限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司法所协调保寿镇政府,在政府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普法”板块,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内容,有力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针对辖区的社区矫正对象,工作人员还定期在工作群里分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通过拆解如宅基地纠纷、土地流转争议、邻里矛盾、养老诈骗等真实案例,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身边事”,让群众近距离、直观感受到法律在百姓生活中的强大保障作用。
下一步,保寿司法所将继续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创新更多“接地气”的普法形式,为平安榆树、法治榆树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榆树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