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李金杭/文图
“老伙计,该你上场啦!”4月26日,淅川县金河镇王万岭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61岁的村民王瑞停身着新衣,精神抖擞,手持陪伴了他20余年的锄头登上农具走秀T台,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动感音乐走出“国际超模”的气场,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从俺爷开始,这把锄头就跟着俺们下地。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老农具还成了舞台道具哩!”王瑞停将这把“祖传”农具擦得锃亮,太阳照射下,折射出农民的质朴与勤劳。
这场被村民称为“最硬核时装秀”的表演,背后是整村产业的升级蝶变。
过去,王瑞停依靠自己的勤劳,种植着20余亩小麦等传统作物。“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刻在他生活中的烙印。“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孩子,种田收入没有保障。”王万岭村党支部书记王连华在村“两委”会议上提议,要改变村子的产业发展模式。
“咱村紧靠鹳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柑橘、大白桃管护起来容易,经济效益好,还能涵养水源。加上临近神仙洞景区,发展起来以后还能吸引游客采摘。”2022年,王连华和村干部经多方考察,决定种植柑橘、大白桃等生态林果。
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很快,近200亩的果园建起来了,扮靓了乡村,也点燃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王瑞停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产业工人,除租金外,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干了半辈子农活,这些工作都是小菜一碟。闲余时间还能顾得上自己家里地,锄头用得少了,收入反而翻了一番!”
目前,在王万岭村,半数以上村民参与林果种植,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这种新气象、新风貌,也被大家带上了T台,展示在观众眼前。
“生活都有保障,老了也开始享福了!”紧随王瑞停上场的是刘清奇,作为村里的“五保户”,这位年过70的老人手持农具,昂首挺胸,满脸笑意,“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这些老农具,让年轻人都见识见识!”
拿着钉耙,摆出锄地动作的王玉发,身挑扁担,展示用力技巧的王国民……新时代农民们站在T台上洋溢着自信与底气,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去村里办活动,大伙都忙着下地干活,喊都喊不来。现在生产方式变了,生活好了,一有活动大家抢着参加。”走秀结束后,现场村民都忙了起来:台上,文艺表演如火如荼;台下,受邀前来的南阳市中医院专家团队正为村民免费义诊、理疗,60多幅摄影展板惊艳亮相,摄影师现场为老人拍摄笑脸照片……
“以前只想着富钱包,现在也追求富“脑袋”了。”王连华笑着说,村里的文化广场如今已变成村民的精神乐园,唱戏、跳舞、下棋,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
“上菜喽!开席喽!”节目结束后,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吆喝,长寿面的香味扑面而来。大家围坐在桌前,共同举杯,歌声、笑声交相辉映,一幅祥和幸福的文明乡村画卷正舒展铺开。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