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安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安伟,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新时代优秀检察官”等称号,连续两届获评全国职务犯罪检察人才、江苏省检察业务专家。积极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所办上百件案件无一错漏。

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在时代大考中慨然作答,用匠心守护公平正义的温度,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安伟,十余年如一日扎根检察一线,自觉为大局服务、为法治担当、为人民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大要案中磨砺成长

2004年,安伟做出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抉择:放弃化学专业保研机会、放弃高薪的现有工作,报考法律硕士。这一选择源于幼年时部队大院的熏陶——“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标语深深刻入她的心中。为圆“检察梦”,她白天上班晚上苦读,用半年时间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穿上梦寐以求的“检察蓝”。


从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到常州市检察院,她历经反贪、民行、公诉等多岗位锤炼,从青涩学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她的跨界不仅是一次职业转型,更是一场精神信仰的回归。在她看来,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象征,她办理的是案件,也是别人的人生,更沉淀着自己的人生,必须高度负责,做好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意味着检察官办案时,要全面准确把握“以事实为依据”。如何拨云见日,透过证据发现真相?安伟的职业成长与大案要案密不可分。自2014年首次参与办理省部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以来,她参与办理了20余起中管、省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她坚持以“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为信条,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在办理某部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中,她写下130万余字阅卷笔录,单笔贿赂分析报告达20余页,围绕完善证据链,提出补充侦查建议百余条。多案交叉时,她坚持制定每日计划、当天小结,工作日志记满11大本,讨论笔录超260份,被誉为“钉钉子”精神的典范。

面对曾居高位、心态各异的犯罪嫌疑人,安伟始终秉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犯罪嫌疑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构建彼此的信任。安伟认真研究犯罪嫌疑人成长背景、家乡文化、性格特征,常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对嫌疑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直击其内心矛盾,唤醒其人性中温情的一面,促使其悔过。

“法律的终极目的绝不只是惩罚。”数名嫌疑人从“认罪不悔罪、悔罪不深刻”转变成为“服法不上诉、要争当认罪悔罪的表率”,背后是检察官对犯罪事实的精准认定,更是司法力度与温度的可感可触。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长期以来,安伟一直从事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办理工作。多年办案实践,她认为一个检察官不能仅仅局限于就案办案,而应胸怀大局,积极履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她办理多起省、市首例经济犯罪案件,探索提炼新型案件审查思路、提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建议,带领证券犯罪课题组撰写《合谋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刑法规制》等论文,被《经济刑法》等法学期刊录用。


2022年国庆期间,一起企业高管涉嫌职务侵占案在办理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安伟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认真审查电子数据,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案子难题解决了,而工作不止于此,她高度重视涉企案件的发案原因,进行认真剖析,向涉案企业发出了针对性检察建议,同时对常州市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公受贿等侵害企业权益的案件进行系统调研,广泛开展检察官进企业活动。“检察机关不仅帮助我们挖出了蛀虫,还帮我们企业堵塞了管理漏洞,希望检察机关经常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此深表感谢。

2022年以来,安伟从一名部门负责人成长为院领导,分管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她始终践行着“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的信条,每年带头接访重大疑难复杂的群众信访案10余件,其中既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众访案,也有涉拆迁矛盾十余年的重复信访案。

2023年,安伟在包案办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十多年申诉案件中,多次听取申诉人意见,深入社区了解情况,才知道这起相邻权纠纷案背后夹杂着是否存在违章搭建和毁坏他人财物的多重法律争议,双方当事人从“好邻居”到“老死不相往来”,矛盾越积越深。找到症结后,她运用无人机进行补充侦查,多番查找规划、审批、建设等原始档案,终于查明涉案围墙权属,为确保办案公正,她还到当事人所在社区召开公开听证,邀请村民、律师共同参与,对申诉人释法说理,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在办理案件中,安伟积极探索公益律师代理刑事申诉案件制度,和常州市委政法委、司法局共同优选律所、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充分发挥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公开听证的积极作用。

成为“专业化办案团队”领头羊

在办理多起职务犯罪案件专案中,安伟知道专业化办案团队对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办案质量。


通过边办案边摸索,安伟大胆创设“1+1+N+3”团队办案模式。“1”是指第一公诉人,全面统筹专案办理各项工作;第二个“1”是指第二公诉人,发挥在审查案件事实证据中主要作用;“N”为第三公诉人,根据案件需要,配备若干名具有丰富案件办理经验的业务骨干;“3”分别为一名常驻的检察官助理,一名有信息技术特长的人员,以及一名负责办案安全保障的人员。他们边干边总结,办案团队创新案件PPT示证方式,使参加庭审的相关人员由“听”证据到“看”证据。

在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涉及多笔股权交易,异常复杂,团队以动画形式清晰生动地展现了股权收购、规划调整和土地变性等直接谋利事项,以及资金的来龙去脉,举证就像是在放一部“纪录片”,以更直观的方式揭示权钱交易的本质。案件开庭时,曾吸引多家外省、外市兄弟单位前来观摩。

这种示证方式,为其他大要案的办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常州模式,获得了最高检肯定,并在全国检察机关大要案办理经验座谈会上予以推广。这支专业化办案团队被上级领导评价为“黄金团队”,相关做法在江苏省作经验交流。

在安伟带领下,不仅团队其他成员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更有一批年轻人在司法实践中迅速成长,涌现出了4名江苏省职务犯罪检察人才,3名省级标兵、能手,办理了一批全省、全国都有影响的案件。

工作中,安伟结合实际,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先后起草制定《关于强化审查起诉阶段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工作的意见》等相关制度文件,指导顺利完成了30余件专案关联案件的公诉工作,为检察干警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出庭指控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制定《常州市人民检察院信访风险提示工作办法》《常州市检察机关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切实深化推动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从“做得到”向“做得好”转变。工作之余,她还是江苏省检察官学院的兼职教师、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常州市博物馆的志愿者……

歌曲《公正之路》中有这样一段歌词:“这里没有假设,只有无声证据和真理;这里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民检察官在前行。”在追求公正的道路上,安伟一直在践行初心,坚守匠心。

文/苏检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