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部传来消息,多名高官对冯德莱恩越来越不满意,不仅质疑她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还认为让她下台能解决很多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欧洲突然发生了大规模停电,对5000万人造成影响。而这个情况,可能与冯德莱恩推行的策略有关,这增加了她的下台危机。
随着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欧盟内部对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不满情绪急剧增加。出现这种情况,根源是欧盟高官和民众都很清楚,冯德莱恩就是美国“代理人”,其实施的多项政策完全不符合欧盟的利益,更像是为美国的战略服务,包括积极参与对俄制裁,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等。但特朗普上台后,不管你是不是美国的盟友,都要加征关税,这让冯德莱恩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而在这个时候,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欧洲国家发生大停电,至少5000万人受影响。截至4月29日,停电已经大部分恢复。但从停电情况看,冯德莱恩大力推动的一项政策再次受到质疑,那就是新能源转型。
近些年,欧盟全力推动“绿色能源”,甚至到了“癫狂”的程度。比如德国在近日炸毁了最现代化的莫尔堡发电厂,理由是“确保化石能源发电不会复兴”。而从这次停电的重灾区西班牙的情况看,其发电量中的37.6%用的是新能源,天然气发电是其调峰电源的“支柱”。而在大停电前的一周,西班牙新能源渗透率第一次在工作日达到了100%。而在之前,欧洲多国新能源渗透率在休息日已经达到100%。然而,欧洲的新能源设备、存储、系统等都还不成熟,电力的稳定已经在“走钢丝”了,出现这次的大规模停电只是时间问题。
更糟糕的是,欧洲未来出现这种情况的频率会持续增加。一方面,隶属新能源的风电、光电、地热发电等本身就很不稳定,最稳定的天然气发电因为俄乌冲突影响,成本也在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欧盟想要进行跨区域、跨国供电协调,难度非常大。从各国的情况看,其电网都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持续增加的供配电需求。然而,欧盟不仅缺乏供配电的相关技术,而且难以协调多国在供电问题上达成一致。此外,欧洲已经陷入去工业化,工业用电量持续减少,而民用电因为人口分布不均匀呈现区域不平衡,这让用电的平峰调节难度增加。
可以看到,仅供电这一项,欧盟内部的问题就不小。然而在一些欧盟高层眼中,让冯德莱恩下台,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给局势带来改变。尝试解决问题,总比继续执行错误的策略更好。事实上,在特朗普上台后,冯德莱恩本人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比如她对中国的态度明显变得更友善了,并且恢复了一些中欧谈判。不过,这些做法能否延续下去,是一个问题。当然,欧盟内部出现这些声音,说明他们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开始“求变”。欧盟能否推动真正的变革?冯德莱恩还能在欧委会主席的位置上待多久?欧洲的供电问题何时能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欧洲人自己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