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中国与欧盟之间显然有很多共同语言,从近期欧盟成员国的动向来看,“近中远美”已成为人心所向。然而在中欧谈判以及双边关系回暖的关键时刻,身为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冯德莱恩却对华突施冷箭,她到底想借反华搞什么名堂?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9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式做出决定,要对从中国进口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征收最终反补贴税,最高可达14.2%,再加上之前已经征收的反倾销税,目前欧盟在该领域针对中企的合计税率在20.6%到66.7%之间。
实事求是地讲,欧盟着实犯不上为此大动干戈,其对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的需求大致在每年10亿欧元左右,市场并不大;而且中企在其中占据40%的份额,也达不到彻底垄断的程度。可冯德莱恩主导的欧盟委员会,却偏要在中美贸易战的紧要关头、中欧谈判的关键时刻来上这么一手,不光不能让中方满意,连欧盟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
道理其实很简单,美国已经滥加关税了,欧盟如果再站在美国那一边对华施压,损害的将会是欧盟自身的利益,特朗普可不会承欧盟的情。基于这一背景,近期欧盟几个成员国主动在中欧电动汽车纠纷上松口,考虑对中国汽车设置最低售价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征收反补贴税,此举有利于中国汽车进入欧盟市场,并且已经得到以德国为首的几个欧盟大国的支持,目前正处于细节谈判这个阶段。
可冯德莱恩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他欧盟领导人更倾向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拒绝与特朗普结盟的背景下,大力针对中国部分优势产业,复刻特朗普的做法,靠关税把“中国制造”挡在门外。这与欧盟现实利益相悖,与中方“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的表态相悖,却唯独有利于冯德莱恩保住自己欧委会主席的乌纱帽。
据环球时报的报道,日前外媒以“冯德莱恩,有毒”这六个字评价其表现,指出欧盟高级官员越来越意识到,冯德莱恩这个人不具备政治和外交才干,已让欧盟的对外政策处于危机之中,她早日下台能够解决欧盟不少问题。
这绝非无的放矢。冯德莱恩去年7月连任时,美国还是民主党的天下,她本人曾公开插手美国大选,坚定站队拜登阵营,结果上台的却是特朗普。面对特朗普的反攻倒算,之前以“亲美派”形象示人的冯德莱恩只能被迫强硬以维持自己的地位,亮明自己对欧盟的“忠心”。但是她和她的丈夫拥有美国国籍,七个孩子当中有五个在美国出生,是不折不扣的美国公民。
这样的人放在美欧关系亲密之时,对欧盟来讲还有点用;可现在特朗普的关税屠刀已经架在欧盟脖子上了,再让这种人呆在欧盟委员会主席这个欧盟机构中实权最大的职位上,那是在耽误整个欧盟的发展,这些欧盟高级官员的不满实属正常。
而面对这种“逼宫”危机,全家都是美国人的冯德莱恩万万不敢得罪白宫,那转移内部矛盾的方法,其实也就只剩下对华强硬、靠欧洲反华势力的支持力保自己的位置。毕竟经过拜登的四年折腾,欧盟内部不分青红皂白、一门心思反华的政客,还被美国培养出了一些的。
只能说在特朗普都已放弃继续对华加税、欧盟内部主张加强中欧合作已成主流的背景下,冯德莱恩仍逆流而行,为一己政治私利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算是豁出去了。但中欧关系升温的趋势,不是冯德莱恩挡得住的,如果非要挡,欧盟内部的怒火会第一个把她给掀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