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按照央视的公开报道,在空军大学中,出现了歼11A战机的身影。换而言之,歼11A战机,已经退出了一线作战任务,开始执行教学、训练等非作战任务。作为我国重型四代机的开端,歼11A战机的意义重大,解放军部队,总计装备了100余架。那么,歼11A战机,为何开始移交空军大学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我国进口了76架苏27系列战机

首先,我们聊聊歼11A战机的发展。其实,大体来说,歼11A战机,属于俄制苏27SK战机的国产版,两种战机的差异并不大。在80年代,欧洲、美国、苏联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四代机家族。以美国为例,先后推出了F14、F15、F16、FA18等4种不同的四代机。除了F14系列战机退役之外,其他三种四代机,至今仍在推出改进型,例如F15EX、FA-18E/F等等。

法国属于欧洲航空强国,在80年代,推出了幻影2000系列战机。请注意,我国台湾省,至今仍然装备50多架幻影2000-5战机。在80年代,苏联先后推出了米格29、苏27等两种四代机。尤其是苏27战机,属于重型四代机。后来,俄罗斯在苏27战机平台基础上,先后推出了苏30、苏33、苏34、苏35等一系列的衍生型号。



我国进口了100架苏30系列战机

在80年代,解放军部队的战机,仍然以歼6、歼7为主,歼8系列战机,刚刚推出早期版本。1986年,我国开始了歼10战机项目。不过,距离战机定型,最少需要10多年时间。换而言之,在短时间内,我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推出四代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国外出口,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且只能从俄罗斯进口。

90年代初期开始,在整个90年代,我国分三批从俄罗斯进口了76架苏27系列战机,以苏27SK、苏27UBK为主。但是,解放军部队的规模庞大,依靠进口战机,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第二,俄罗斯在出口武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毛病”。为了提升解放军战机的现代化水平,并且摆脱对俄式战机的依赖。



经过3年左右的反复谈判,我国最终从俄罗斯进口了苏27SK战机的生产线(后来的事实证明,俄罗斯仍然留了一个“坑”,没有出口大修线)。由俄罗斯提供关键零部件和发动机,我国开始自己生产苏27SK战机。1998年,我国自己组装的苏27SK战机下线,被命名为歼11A战机。歼11A战机基本上属于苏27SK战机的国产版,两种型号的差异,并不是太大。

歼11A战机,原计划生产200架。不过,由于俄制电子设备和雷达的滞后性,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不足,歼11A战机,总计生产了104/105架左右。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在歼11A战机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改进。2007年,国产歼11B战机定型。与歼11A战机相比,歼11B战机,采用了国产1493型平板缝隙雷达、综合航电系统。



歼11B系列战机,总计300多架

同时,搭配了国产的霹雳12中距弹、霹雳8格斗弹,属于第四代战机的中期水平。对于歼11B系列战机,解放军部队,还是非常满意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总计装备了300多架歼11B系列战机。近年来,我国对歼11B战机,进行了大幅度升级,推出了歼11BG、歼11BHG等改进批次。综合战斗力,已经接近四代半战机的标准。

最近几天,出现在空军大学的歼11A战机,应该就是90年代末期生产的第一批次。一般来说,战机服役时间,大约25—30年左右。歼11A战机的早期批次,已经服役了26、27年左右。退出作战部队,移交各个空军大学或者海军航空大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歼11A战机,其他战机以上非常类似的情况。



中期升级之后的歼11BG战机

按照央视的报道,在我国某个重要的航空大学,出现了退役的歼轰7战机。按照时间轴计算,歼轰7战机的第一批次,1998年定型,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从航空大学内的歼轰7来看,歼轰7战机的第一批次,已经开始陆续退役。几乎同一阶段,按照公开报道,海军航空大学内,出现了苏30MKK战机。换而言之,这一批次的苏30MKK,已经从作战部队,划入了各个部队高校。



解放军歼16系列战机

从时间周期计算,2000年,俄罗斯向我国移交了第一批次的苏30MKK战机。划入海军航空大学的苏30MKK,极有可能就是第一批次。从歼11A、苏27UBK、歼轰7、苏30MKK等一系列战机,陆续退役或者移交大学来看,90年代后期的各种战机,正在逐步成为历史。上述战机,在作者的学生时代,都是经常登上期刊封面的精锐装备。



解放军歼轰7系列战斗轰炸机

关于解放军部队各种战机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