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徽商银行日前公布业绩。

4月24日,徽商银行发布公告,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7.75亿元,同比增长3.87%;一季度末总资产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

此前的3月底,该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去年末该行总资产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一季度的表现令这一业绩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净息差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徽商银行继续扩大存贷规模,2024年末,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万亿。

而非息收入端,徽商银行则发力金融投资,净收益激增245.65%。

总体而言,徽商银行在挑战重重的2024年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营收、净利双增

年报显示,2024年,徽商银行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10%;净利润达到159.17亿元,同比增长6.18%。

尽管在同业中表现并不突出,但于徽商银行本身而言,2.10%的同比增速可能是其业绩企底回升的一个积极信号。

回顾过去可以发现,自2022年起,徽商银行营收增长明显进入一个调整周期,

当年,该行的营收表现一改前一年(2021年)同比10%的强劲增长态势,增速就大幅下滑至2.02%,2023年,营收增长更是几乎停滞,增速进一步降低到0.37%。

在全行业都表现不错的2023年里,徽商率先出现了收入调整势头。


但现在看,这可能是富于前瞻性的一个调整安排,当同行在2024年为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百般努力之时,徽商银行反而逆势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增长。

其中,该行基本每股收益达到1.05元,同比增长5.00%,相当不错。

资产规模站稳两万亿台阶

年报中的另一个积极信号是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展。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是一门“规模”的生意,资产持续扩张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指针。

2024年报显示,当年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9%,全行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了2万亿大关,不仅稳稳占据中西部大行的地位,也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2万亿的城商行。


而4月24日发布的公告则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2.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7%,进一步站稳2万亿台阶。

以资产规模计,徽商银行位于我国上市城商行的第七位。

“以量补价”,利息收入仍减

当然仔细看利息收入的表现,还可以看到很多门道。

比如,2024年末,徽商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1.00万亿元,同比增长14.64%。存款总额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5%。

截至去年末,该行已经连续多年实现存贷款规模双位数增长。

不过,信贷规模增长的增幅,尚不能抵利率变动带来的减幅。2024年,该行利息净收入285.9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29亿元,减幅0.45%

另外,徽商银行2024年的净利差为1.49%,净利息收益率为1.71%,分别同比下降16个基点和17个基点,降幅在同行中不算多,也不算太少。

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98.76亿元,同比下降10.40%;不良率为0.99%,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总体来说都是正向表现。

金融投资净收益激增245.65%

如果说亮点,相较而言,非利息净收入表现亮眼许多。

年报显示,徽商银行2024年的金融投资收入大幅上涨。2024年,该行实现金融投资净收益为21.05亿元,同比增加14.96亿元,增幅245.65%。

不过,2024年徽商银行的交易净收益同比下降10.58%,为32.20亿元,年报表示主要原因是利率产品净收益的减少。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虽然略有增加,达28.49亿元,但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所致。


6年A股上市辅导尚未成功

年报还提及徽商银行重回A股上市的计划。

2019年6月30日,徽商银行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A股发行议案,并于同年9月29日开始进入A股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然而,一辅导就是21期、将近6年的时间。年报还提示“A股发行未必能够完成”。

银行股在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融资空间都会大很多,相之下,徽商银行港股的冷清成交(下图,2024年4月28日,徽商银行全天成交不足400万港元)实在令人扼腕。


这个重要进程何时能够得到进展,尤其引人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