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解甲归田,续写绿色梦想!——记成都市青白江区退役军人、“熊哥生态农场”创始人刘雄

口 李翰卿 邹世进 廖小娟 文/图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熊哥生态农场”迎了几位“特别的客人”——由成都市青白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珍儒率队的军创企业走访调研组,来到“熊哥生态农场”进行调研。

刘雄,是该区姚渡镇光明村6组“军创企业”——“熊哥生态农场”创始人。



刘雄农场喂土鸡

“老刘,你好!我们来主要是了解一下情况,看有啥能帮到你的。”一见面,陈珍儒开门见山。

“谢谢陈局长,接到你们要来的电话后,我就特别高兴和激动。”刘雄一边握着陈珍儒的手,一边将客人引进农场简易且不大的“会客厅”。

落座后,刘雄和调研组一行人亲切的交流,立刻将话题聚焦到了“军创企业”上。这让有些兴奋的刘雄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向大家讲述了他的“这一路走来!”

从军旅到创业,绿色生态种养初心

刘雄,生于1975年3月,巴中通江人,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役返乡。退役后,1997年,他到江苏无锡,先后从事供货、餐饮、种养等工作20多年。

前些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萌生了自己种植绿色蔬菜、养殖生态家禽的想法。这一念头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于是刘雄雷厉风行,说干就干。2014年9月,他在无锡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和时令蔬菜,养殖鸡、鸭、鹅和兔子。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经过夫妻俩的辛勤耕耘,农场第2年便初见成效。许多客户在品尝过他种养的蔬菜和家禽后,纷纷成为回头客,客户群体不断扩大。

随着年龄增长,刘雄回乡创业、定居的愿望愈发强烈。他希望找到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安定下来,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经过多方考察,他最终选择来到成都。

扎根青白江,续写绿色生态梦想

2021年3月,刘雄受朋友邀请来青白江赏桃花。“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儿。”刘雄回忆道。这里前有成南高速公路,后有青南大道,往返成都和巴中都很便捷;而且这里地势平坦,与家乡通江县的山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2021年5月,他在紧邻龙门桃花沟的姚渡镇芦稿村流转了24亩土地,种植时令蔬菜,养殖鸡、鸭。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农场收益可观。于是,他决定扩大规模,在姚渡镇光明村6组流转了55亩荒地,继续追逐他的绿色生态种养梦想。



熊哥生态农场土鸡

这片荒地已荒废10多年,土质板结贫瘠。刘雄首先着手改良土壤:除草、翻土、搭建大棚、种植牧草,并放养了几百只小鸡。小鸡通过吃草、啄食土壤中的幼虫和虫卵,再加上鸡粪的滋养,逐渐改善了土质。

待一块土地改良完成后,他又将鸡群转移到另一片区域,继续对新开辟的土地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时令蔬菜,待时机成熟后,不仅能出售新鲜生态的蔬菜,还能提供土鸡和土鸡蛋。

一次,刘雄将土鸡和鸡蛋拉到市场售卖。当顾客听说这是他自家放养的土鸡和土鸡蛋时,纷纷排队购买。这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突然喊道:“现在市场上哪有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都是骗人的!我是一名老军人,最看不惯这种欺骗老百姓的行为!”

面对老人的质疑,刘雄没有生气,而是走上前,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说道:“老班长,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和您一样,最痛恨弄虚作假。这样,您先拿几个鸡蛋和一只鸡回家尝尝。如果觉得好,下次我再过来时,您再付钱,顺便帮我宣传宣传。”




刘雄精心调配鸡饲料

老人听了这番话,怒气消了大半,便按刘雄说的先拿了一些鸡蛋和一只鸡回家试吃。几天后,刘雄再次来到市场时,老人早早等在那里,拉着他的手说:“小战友,是我误会你了,我向你道歉。这是上次的鸡和蛋钱,你收好。今天我还要买两只鸡和一箱鸡蛋!”说完,老人转身对其他顾客说道:“他卖的土鸡和土鸡蛋是真的,我亲自尝过,味道特别好!”看着老人满意的笑容和顾客们踊跃购买的场景,刘雄心里暖暖的。

展望未来,用实干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熊哥生态农场”,一排排家禽大棚井然有序,大棚前的菜地里种满了青菜、胡豆、莴笋等蔬菜,郁郁葱葱。人们常常看到身着迷彩服的刘雄和工人一起粉碎菜叶。他说:“家禽的饲料很有讲究。这些菜叶粉碎后,还要加入玉米、黄豆、豌豆和小麦粉,确保营养均衡。”
从今年开始,刘雄调整了销售模式,主要针对社区开展会员订单式销售,根据客户需求配送生态蔬菜、家禽和鸡蛋。”刘雄介绍道,“我们的目标是让农场成为社区居民的专供基地,让大家以普通的价格享受到原生态的绿色食品。”



刘雄和工人们一道粉粹喂鸡菜叶

刘雄有自己的销售模式“先尝后买”,因此,凡到“熊哥生态农场”来了解产品情况的客人,刘雄便先介绍自己的产品,随后便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蛋,让人品尝。

“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醪糟蛋了!”这是品尝他产品后客人们的一致点赞。不仅如此,客人们一般都会立即购买几盒土鸡蛋,同时表示要当他的义务推销员,把好产品介绍给亲戚朋友,真可谓慕名而来,满载而归。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刘雄还特意添置了柴火鸡灶,他要让人们品尝从事20年餐饮年行业的他做的地道“柴火鸡”。

“只要尝过我家的土鸡和土鸡蛋,大家都会成为回头客。”刘雄对此很是自信道。

目前,刘雄的农场除了种植两季时令蔬菜外,还养殖了5000多只鸡、200多只鸭、200多只鹅以及少量兔子,形成了绿色有机、良性循环的“种养产业链”。

一个小时的交流结束后,刘雄带领着调研组一行人来到种养区实地参观。

此时,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阳光洒满的农场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坡地上的土鸡在树林间欢快地奔跑、觅食、飞跃,鸡窝里,地面上随处可见一枚枚产下的鸡蛋,很是惹人喜欢,大家禁不住拿起来观赏交流。

“首先把产品品牌做好做响,再把农场做大做强;针对退役军人创业有优惠贷款贴息政策,若在资金上有困难,可以告诉我们一起努力解决;此外,你还可以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产品营销,我们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可以搭建一些展销平台,给你助力加油。”



刘雄喜悦收捡土鸡蛋

调研组现场给刘雄支招。此刻,刘雄再次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和力量。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这是我始终坚守的誓言。如今有退役军人事务局‘娘家人’在政策服务、销售宣传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助力,我十分有信心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刘雄坚定地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