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参加完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直至下午坐上返程飞机,全国劳动模范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仍难掩激动,“我会把这份荣誉化作动力,继续在现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阿加尔古丽,温婉而端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热情的光芒。现在,阿加尔古丽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做客服,工作日常充满了琐碎与挑战。
去年11月的一天,一家企业正赶工装修厂房,业主焦急地找到阿加尔古丽:“卫生间没水,今天再不通水,铺砖工期全得耽误。”她立刻带着维修工上门排查,发现是管道阀门老化。就在这时,阀门突然崩裂,冰冷的水柱喷涌而出,瞬间将她全身浇透。零下近20摄氏度的天气,她带领大家在刺骨的水中奋战半小时,终于修复管道。回到办公室时,她的外套已结了一层冰碴,却笑着对同事说:“问题解决了比什么都强。”
这一幕,只是她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客服,她每天都会仔细巡查所负责区域的公共设施,一旦发现路灯损坏、厂房门窗破损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记录并联系维修人员处理。她的细心与负责,赢得了业主们的一致好评与信任。业主们常说:“有阿加尔古丽在,我们放心得很。”
在企业任职前,阿加尔古丽曾是一位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的扶贫干部。2006年,她在当时的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马家庄子村村委会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村。她怀揣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毅然挑起了扶贫工作的重担。她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记录每一户的人口结构、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信息。短时间内,她就精准掌握了全村困难家庭状况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贫困家庭情况,阿加尔古丽“量身定制”帮扶计划。她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为因病致贫家庭跑办医保报销、申请医疗救助……在她的努力下,马家庄子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3年,她创建了特色养殖协会,以散养芦花鸡为主,帮助参与村民每户增收9000余元。2020年脱贫攻坚关键年,她又积极与农业农村局对接,为村民免费发放鸡苗,助力村民增收。正因为她一心为村民增收、带领贫困户脱贫,2021年4月,她获评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吹响。阿加尔古丽再次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她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模式,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申报建设乡村振兴项目交易市场,打通、扩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她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自然资源,依托哈萨克族民族特色文化和乌鲁木齐“第一榆”特色,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家乐、举办民俗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在她的努力下,曾经破旧杂乱的村庄逐渐蜕变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如今,阿加尔古丽虽然已转型至企业工作,但她始终不忘初心,作为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她深入调研农村教育、交通、生产等问题,提出多个极具针对性与建设性的议案建议,并持续跟踪议案办理进度,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她的务实品格与诚恳为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阿加尔古丽这位从基层扶贫干部到乡村振兴先锋,再到市人大代表、企业骨干的杰出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当有人问:“从村干部到企业客服,不觉得有落差吗?”她摇摇头说:“没有落差啊,服务百姓,哪里都是舞台。无需追求惊天动地,只需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极致。”(范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