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俄乌冲突的走向,诸多重磅消息接连传出,将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再次推至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4 月 26 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认乌克兰军队当前无法夺回克里米亚,他还表示美国无须派遣军队以作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这番言论,被外界视作重大信号,似乎暗示着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的态度出现松动。



美国政府急于推动俄乌战争结束,为此不时向泽连斯基施压,也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拖延谈判进程表示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表态更显微妙。

此前,白宫方面多次提及作为化解乌克兰冲突协议的一部分,克里米亚将继续作为俄罗斯领土,认为 “泽连斯基明白这一点,大家都明白这一点”。

泽连斯基虽在记者会上反驳称 “我们的立场没有变:只有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哪些领土是乌克兰的。乌克兰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任何临时被占领土” ,但也不得不承认 “乌克兰没有足够的武器来重新控制克里米亚半岛”。

从现实角度看,克里米亚自从2014年被俄罗斯实际控制后,当地局势已发生深刻变化。从人口结构上,俄罗斯族人占比 58.5%,远超乌克兰族人的24.4%,而且克里米亚发行的俄文报刊数量比乌克兰文多了20倍,亲俄的情绪浓烈。

早在1992年和1994年,克里米亚就两次宣布脱离乌克兰,虽因当时俄罗斯自身状况等原因被乌克兰压制,但足见其与俄罗斯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俄罗斯实控克里米亚已长达11年,当地虽然有存在一些小规模反抗运动,但是从来没有形成过大规模、有组织的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局势已相对稳定。



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战场局势的天平也在逐渐向俄罗斯倾斜。俄罗斯宣布收复库尔斯克州,使得七个月前乌克兰反扑俄罗斯境内的行动化为泡影。

朝鲜与俄罗斯甚至异口同声地表示朝鲜派兵协助俄罗斯收复库尔斯克州,俄罗斯已经在军事行动上取得一定成果,而乌克兰则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反扑。

再这样的局势之下,乌克兰继续战争的意义受到质疑,如果想要实现停火,放弃实际上已难以收回的克里米亚,似乎成为一种可选项,至少能以此为契机走上谈判桌。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当地时间 28 日夜间发布消息称,听取了乌克兰对外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负责人的汇报。

乌克兰对外情报局局长报告了对俄武装力量高级指挥人员进行 “清除” 的情况,国安局局长汇报了针对俄在乌间谍网络及破坏分子所采取的进一步反制措施成效显著,泽连斯基还强调乌方正在推动新一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

多家媒体报道称,泽连斯基所指行动或与4月25日针对俄总参谋部莫斯卡利克中将的刺杀行动有关。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乌克兰在军事与情报领域仍在采取积极行动,试图在谈判前争取更多筹码。

俄罗斯方面也有所动作,其表示愿意 “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 下与乌克兰进行谈判。这一表态,或许与泽连斯基方面释放出的信号有关,双方似乎都在为谈判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东部四州的归属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此前,这四个州已举行公投,93.11% 的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

如今,乌克兰是否会如同可能放弃克里米亚一样,在东部四州问题上妥协,目前仍未可知。

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白宫方面不断给泽连斯基施压,甚至嘲讽称 “如果他们(乌克兰)想要克里米亚,为什么不在11年前为之战斗,而是没打一枪就交给了俄罗斯?”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态度似乎就是在推动乌克兰的“割地求和”,将克里米亚“送”给俄罗斯。美国根本的目的或许就是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以便将战略重心转移至其他地区。



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体系,通过制造地区冲突来巩固自身军事、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干涉他国内政,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将自身利益置于国际公平正义之上,不仅加剧了俄乌之间的矛盾,更给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表示,乌克兰不应该同意白宫的最新提议,称美国提议中要求的让步太过分,“相当于投降” 。欧洲部分国家与美国在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上,可以感觉到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欧洲既希望冲突早日结束,减少自身在能源、经济等方面受到的冲击,又不希望乌克兰在谈判中过度让步,失去过多利益。

这场冲突的走向仍迷雾重重。泽连斯基的表态是否意味着乌克兰真的准备 “割地求和”,目前尚无定论。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东部四州的最终归属,将深刻影响乌克兰的未来版图与地缘政治格局。

而美国、俄罗斯、欧洲以及乌克兰四方之间,又该如何在领土、安全保障等核心问题上达成平衡,推动冲突的妥善解决,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