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奖颁奖礼现场,当#张译 的名字又一次被念到"最佳男主角"时,现场响起一阵会心的掌声。
这位46岁的演员,凭借《三大队》里那个执拗到让人心疼的警察程兵,第二次捧起了华表奖的奖杯。
和六年前那次带着争议的获奖不同,这次所有人都觉得:
就该是他。
是的,他实至名归!
还记得2019年,张译第一次拿华表影帝是因为《我和我的祖国》里那个戴着口罩的科研人员。
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戏份,但那个隔着公交车窗含泪点头的镜头,成了当年最戳人心的表演。
那时候有人嘀咕:"单元剧戏份这么少也能拿奖?"
但行内人都懂,真正的好表演从来不以时长论英雄。
就像这次《三大队》,表面上是个群像戏,可张译硬是把程兵这个角色演出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分量。
领奖时他说得很实在:
"这个奖属于程兵的原型,属于所有为这部电影付出的人。"
这话听着像是客套,但了解张译的人都知道,他是真这么想的。
说起来,张译这些年过得挺"魔幻"的。
一边是实打实的成绩单,金鸡百花华表大满贯,主演电影总票房破200亿,电视剧从《士兵突击》到《狂飙》部部叫好叫座。
另一边却是莫名其妙的争议。
特别是《狂飙》爆火那阵子,网上突然冒出一堆爆料,说什么"擅自改戏""打压年轻演员",搞得像他是什么戏霸似的。
最离谱的是,明明他在剧组手把手教新人演戏的花絮网上都能找到,可谣言还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好在行业里的人心里都有杆秤。
你看这次华表奖评委们给出的评语:"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木上走得最稳的演员"。
这话分明是在给那些谣言甩耳光。
但张译最让人佩服的不是他扛住了这些风波,而是他对自己那股子狠劲儿。
领完奖接受采访时,他突然宣布要暂时息影,休息一段时间。
他说:
“前几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觉得有点太迷了,所以就故意让自己停下来。
我演到最多的时候,我首先自己烦自己了。
所以很感谢今天这份鼓励,它像是我和观众的一份契约,拿了这个奖,不好好去生活,不好好演戏,会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自己。
生活也会抛弃我,所以我希望自己多沉淀一下。”
记得前阵子有档演技类综艺,几个年轻演员理直气壮地说"没谈过恋爱也能演好爱情戏",被导师怼得哑口无言。
这事儿和张译宣布休息放在一起看特别有意思。
现在的演艺圈,多得是还没学会走路就想飞的"天才",却少有愿意像张译这样,明明已经会飞了还惦记着要重新认识大地的"傻子"。
他说要去"人多的地方逛逛",要"重新观察生活",这话听着朴素,可多少演员早就忘了这门基本功。
其实观众的眼睛最毒。
这几年虽然有人吐槽张译"怎么老演警察",但《三大队》上映时,影院里照样坐得满满当当。
大家心里清楚,就像面条师傅能把一碗阳春面做出花来,好演员就是能在相似的角色里演出不同的灵魂。
这次程兵这个角色,很多观众都说"看他蹲在路边吃盒饭的样子,就觉得这肯定是真警察"。
这种"像"不是靠化妆能画出来的,是张译花三个月跟着原型人物跑基层"泡"出来的。
现在他说要暂停拍戏去"补生活课",反倒让人更期待他下次会带来什么惊喜。
算起来,张译入行整整二十年了。
从话剧舞台上的龙套,到如今二封华表影帝,他走的从来不是捷径。
当年考中戏屡败屡战,住地下室吃挂面的日子没让他放弃。
现在功成名就了,也没见他把演技当流水线作业。
这次获奖后,有媒体翻出他十年前的一段采访,那时他说:"演员就像个储钱罐,往里头塞的生活感悟越多,关键时刻能掏出来的就越真。"
现在看来,他这是打算再去"存钱"了。
没事,我们等得起!
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能做的就是等着看这个"充电归来"的张译,下次会怎样惊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