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发家的“医美三剑客”正在失势。曾几何时,玻尿酸几乎是医美填充领域的绝对霸主。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被广泛看好,称为“医美三剑客”。但成也玻尿酸,败也玻尿酸,如今随着童颜针、少女针等越来越多新材料的涌现,“医美三剑客”遭受巨大冲击。财报显示,“医美三剑客”业绩增速降至个位数、净利润暴跌。


廖木兴/图

玻尿酸式微,“医美三剑客”风光不再

“医美三剑客”中,爱美客因其超过90%的毛利率,曾被称为“医美茅”,最高市值达到过1774亿元,如今4月28日收盘时创业板市值为525.09亿元。

爱美客的当家产品“嗨体”曾凭先发优势创造了医美神话,但是随着同类新产品的获批、新材料的可替代使用,产品优势逐渐消失,原本终端价格3000元+的“嗨体”,如今只能少卖1个“0”。爱美客的另一款医美明星产品“濡白天使”,虽然也沾了童颜针的光,但仍未跳出玻尿酸赛道,在短暂走红过后,并没有带来市场的偏好。

2025年一季度,爱美客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下降17.90%;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下降15.8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37.99%,显示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减弱。

被称为“玻尿酸第一股”的华熙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2025年一季度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降幅达58.13%,显示业绩加速恶化。

实际上,这三年来华熙生物净利润每年都在下跌。与2022年比,华熙生物净利润已暴跌82%。2024年四季度,更是发生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滑340.24%。

业绩恶化带来股价下跌。自2021年7月以来,华熙生物股价便一路下跌,从最高的313.1元下跌至43元附近,跌幅超过了85%,近期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巅峰时期,华熙生物市值1500亿元,但如今仅剩下200多亿元。

公司内部管理的不堪,也摆在了台面上。2025年3月3日晚,华熙生物发布了一篇题为《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的文章,公司内部腐败被公开化,不得不“刮骨疗毒”。华熙生物如今处于动荡和混乱中。

昊海生科最初业务领域在骨科、眼科,玻尿酸在医美领域走俏后,昊海生科也开始了自己的医美事业,并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挤入“医美三剑客”。然而,一直抱紧玻尿酸的昊海生科,在玻尿酸式微时,几乎没有别的可拿得出的医美产品来弥补业绩的下跌。昊海生科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9亿元,同比下降4.25%;归母净利润为9031.21万元,同比下降7.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847.47万元,同比下降7.08%,显示主营业务的短期修复不足。其中,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占营收44.30%,但骨科、眼科等传统业务增速疲软(2024年骨科产品营收仅增长1.64%)。

再生材料成注射医美新贵

玻尿酸不再受捧,以玻尿酸为主要业务的“医美三剑客”无一例外明显受挫。近年来,随着新型填充材料的不断涌现,行业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摩熵咨询数据显示,随着医美新材料如以PLA(聚乳酸)为主要成分的童颜针,以PCL(聚己内酯)为主要成分的少女针,以及羟基磷灰石等再生材料的涌现,玻尿酸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占比已从2021年的42%跌至2024年的36%。这几款新型材料均被归为医美再生材料,即通过惰性材料刺激自体胶原再生,中长期降解。

我国第一款童颜针在2021年获批,目前国内已经有五款获批上市的童颜针,形成“五强争霸”格局。仅2024年,就有江苏吴中的艾塑菲、高德美的塑妍萃、普丽妍旗下的普丽妍三款童颜针获批。童颜针售价高,市面上的童颜针销售价基本在1万元/支以上,有些情况需要注射好几支。有业内人士表示,童颜针国内的市场体量(以出厂价计)在2021年为1亿元出头,2024年预估超30亿元,未来5年左右会达到百亿元市场规模。

然而,“五强争霸”的局面预计不会持续太久,后起之秀将加入童颜针蛋糕的分食大军。据了解,四环医药、乐普医疗、尚礼生物、华东医药的童颜针产品预计2025-2026年上市;杭盖生物、西宏生物、康哲药业的童颜针处于注册申报或临床试验阶段。

除了童颜针,国内在2021年也批准上市了第一款少女针,为进口医疗器械艾克蒂思AQTIS Medical旗下的伊妍仕,在国内由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代理销售。去年8月,山东谷雨春旗下的少女针成为第二款国内获批的少女针,亦是首款获批的国产少女针。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科技(吉林)有限公司的少女针于近日获得批准,成为国内第三款少女针。

而羟基磷灰石因其硬度高,在推崇“骨相美”的当下,成为再生领域的潜力材料。但实际上,部分含羟基磷灰石成分的注射剂,在正正当当获批用于医美前,通过打擦边球使用在医美终端,实际上是将骨科的羟基磷灰石“超适应症”应用到了医美领域中。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升级,羟基磷灰石也于今年迎来了重大突破,一个月内两款产品相继获批:今年2月17日,国内首款医美用羟基磷灰石填充剂——上海摩漾生物的Aphranel优法兰获批;梅尔茨北美公司的进口同类产品Radiesse瑞德喜则于3月7日获批。

更多新型材料将颠覆医美注射剂市场格局

琼脂糖、PDRN、丝素蛋白等注射医美新材料也在等待时机冒头。

琼脂糖号称“玻尿酸替代品”,是一种从大型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线性高分子多糖,相比玻尿酸,具有更强的塑形能力和更持久的填充效果,且没有玻尿酸易吸水膨胀和移位的特性,注射效果更加稳定可控。首款获批上市的医美琼脂糖花落兰州生物代理的产品Algeness VL“琼脂糖面部注射填充剂”。此外,国内企业贝融生物联合旗下花瓣生物共同开发的注射用琼脂糖凝胶AG15目前已进入临床阶段。

除了上述两款已经正式获批的产品外,已进入临床或上市申请阶段的PDRN复合溶液、拿到械Ⅱ证的丝素蛋白等新材料也在加速进场,开抢械Ⅲ首证。

近日,江苏吴中宣布PDRN复合溶液产品完成全部临床受试者入组,预计于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2026年内有望获批,成为国内首个合规PDRN械Ⅲ产品;瑞吉明生物也于日前宣布旗下人工合成PDRN产品中试成功。而星月生物更是在今年连续两款丝素蛋白凝胶产品“丝素蛋白医用凝胶”“医用丝素蛋白复合凝胶”拿到械Ⅱ证。

截至目前,国内医美市场合规的医美用注射材料品类已达7种,包括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三大传统品类,PLA、PCL两类再生材料,以及此次获批的羟基磷灰石和琼脂糖两款新材料。其中,玻尿酸已获批70多款,肉毒素有6款,胶原蛋白有7款,PLA类再生材料5款,PCL类3款,羟基磷灰石2款,琼脂糖1款。

当然,“医美三剑客”并不甘心就此让出市场份额。行业观察人士认为,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细分赛道深耕、渠道转型和全球化布局,医美企业仍能突围,找到更多业绩增长点。

爱美客在研项目覆盖再生材料、胶原蛋白、肉毒素等前沿领域,自主研发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计于近期上市销售,成为国内首个国产下颌填充产品;通过收购韩国REGEN公司等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华熙生物投入超1亿元布局再生医学、胶原蛋白等前沿领域,加速新产品研发;依托微生物发酵技术优势,加速开发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如PDLLA),降低对玻尿酸的依赖。昊海生科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如韩国REGEN Biotech)布局国际化渠道,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铭丰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材料的获批是必然的,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获批,不但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市场也不再只被几家上游龙头公司垄断。虽然不断冒出达到医美新型注射材料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商业化能力仍需时间验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