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赶上大家休息,越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这么多年的黄金周节假日我都没有休息过,暑假更是忙。”延庆区八达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二队队员季伟如往常一样来到八达岭长城景区巡视,这条路他已经走了38年。季伟身着天蓝色城管制服,一路上不少中外游客来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从长城保护工作人员再到城管执法队员,明年就要退休的季伟坦言自己没干够,“我太喜欢长城了,也很喜欢现在的城管工作,身穿制服,能为大家解决困难,我很充实,也很有获得感。”
近日,季伟荣获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评选的“北京榜样·最美城管人”称号,他同时还是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自1987年到八达岭长城景区工作,38年来季伟的脚步未曾离开过长城的砖石。
帮助中外游客 希望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
季伟今年59岁了,但在长城上依然健步如飞,“我年轻时候爬到北八楼不到一个小时,现在比以前慢一些了,但爬上来还是很轻松,因为我一直都在爬这条路。”来八达岭长城游览的中外游客众多,季伟和同事在长城上巡视时,天蓝色的城管制服非常明显,一路上能为许多游客解决困难,即使遇到外国游客询问,季伟也能对答如流。
季伟在成为城管队员之前,曾担任过八达岭景区的国宾导游员,还曾接待过外国政要,“改行”当上城管,季伟不但没把英语技能放下,还将服务外国游客时遇到的对话记录在小本子上,既给自己提醒,也能成为执法队同事学习的材料,在他的办公桌上更是常年摆放着英文字典。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季伟在路上看见两名外国游客焦急地与路人连说带比画,但又连连地摇头,便主动上前询问,外国游客见季伟懂英语,一股脑向他道出原委。他们来自加拿大,来之前朋友向他们推荐了长城脚下的一户农家院。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好,到八达岭后天色已黑,加之语言不通,就迷了路。了解情况后,季伟直接带着外宾去了这处农家院。在路上,他用英语和外国游客聊了起来,给他们讲长城的历史,到达目的地后,外国游客激动地和季伟拥抱,连声说“Oh,Icouldhardlythankyouenough”(我真是感激不尽)。
季伟在八达岭帮助过的中外游客数不胜数,他总是很谦虚地说:“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长城也是窗口,是许多人心目中很神圣的地方,我希望八达岭长城能带给他们更美好的回忆。”一次巡查中,季伟看见不远处地上趴着一位老大爷,右手、两个小腿全是血,旁边地上还散落着带血的玻璃杯碎片和茶水。季伟忙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和儿子一起游览长城,在返回停车场的途中意外摔伤,手里拿的玻璃杯摔碎了,手正好重重地摁在了碎玻璃上,腿部也严重挫伤。
老人的儿子已经拨打了“120”,但由于路途较远,救护车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季伟二话不说,协调车辆将老人送至最近的八达岭镇医院,老人得到初步的救治,在“120”到来前,为老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耐心帮助年轻队员成长 带新队员参观长城博物馆
“刚来队里的时候,季哥的英文水平真是让我感到惊讶,他也非常耐心,每个游客的问题都会一一解答,也会耐心帮助我们这些年轻队员。”与季伟一起执勤的赵梓丞1995年出生,是八达岭执法一队的队员,遇到节假日,一队的队员就会支援二队。
在八达岭执法一队和二队有一些年轻的队员,不管年龄差距多大,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季伟为季哥,办公室里坐在季哥邻桌的杨宇轩更是一名00后,大学毕业后就选择成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我最佩服的是季哥对涉及城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熟悉,全都烂熟于心,我们经常互相检查案卷,他也总是耐心地教我怎么处理各种工作。”
在杨宇轩看来,季哥对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队里来了新人,季哥都会带他们去长城博物馆,讲一讲这里的历史,让我们在工作中,感觉肩膀上又多了一份使命感。”
“我心中一直有长城情结,12岁搬到延庆之前,我生活在天津,那时从电视中知道了长城,就非常向往,刚工作的时候,我最早进入的就是文物管理科。”站在长城上,季伟指着远处的长城说道,“我刚来的时候,北10楼到北12楼没有开放为游览区域,是一点点保护做下来,才组成了现在的八达岭长城景区。”作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肩负着对景区环境秩序保护的责任。
有一次,季伟和同事巡查至八达岭长城西门外一家饮品店西侧,发现搭建起了一面长120米、宽20米的仿古院墙,距离长城仅百米之遥,院墙上还画了一些彩绘,与雄伟壮观的长城显得格格不入。季伟说:“这个院墙还有一个问题,墙体就是空心的,八达岭地区风大,风一吹就容易倒塌,是一个安全隐患。”
于是,季伟和同事立刻对院墙展开调查,最终确定是一家公司私自搭建的,且没有取得规划部门的许可,属于违法建设。季伟依法责令该公司限期拆除院墙,但公司的负责人不理解,于是季伟多次上门为负责人讲解法规并说明安全隐患,最终取得公司的配合,自行拆除了院墙。
退休后 还要回到八达岭做城管志愿者
对于马上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季伟和全队已经做好了保障准备。“现在天亮得早了,我们一般都是早上6点多就到岗位,至于下班时间,那就要看游客散场的情况。”季伟说。
节假日期间,在长城天地接驳站、出租车和网约车等游客聚集区,都有八达岭执法队城管队员的身影,巡查上车重点区域、告知劝离“黑车”司机、向游客进行普法宣传。长城景区因为人流量大,所以一些“黑车”司机就抱着试试的想法过来揽客,为了治理非法运营,季伟和同事对游客乘坐“黑车”的路线做了走访调研分析,确定了“黑车”的聚集点位,从源头展开工作。
有一年的五一小长假前夕,一位网民在网上发帖讲述了在八达岭景区乘坐“黑车”被多收费的经历,季伟看到帖子后,立即与发帖人联系了解情况,并根据他的描述找到了涉嫌车辆。在一系列证据面前,“黑车”司机承认了非法运营的行为,季伟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批评教育,司机将车费退给了受骗的乘客。季伟常说:“穿着这身制服,维护每一名游客的合法权益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也做到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这个五一过后就是暑假,然后是十一长假,到明年暑假的时候,我就要退休了。”季伟坦言自己很是不舍,舍不得八达岭长城,更舍不得干了二十多年的城管工作。“我退休后,还会经常来八达岭长城,要以一名城管志愿者的身份,继续守护着我心爱的长城。”在季伟家中,他最初和八达岭长城的合影还是黑白的童年旧照,如今他带着游客在同样的位置拍照,彩色照片里的长城多了穿天蓝色制服的身影,新旧交替间,守护的故事还将继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涛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