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了稳楼市。这不禁让人思考:现在是买房的最佳时机吗?为什么高层三番五次强调稳楼市?很多人盼着房价下跌,认为房价跌了所有人就能买得起房,可为何高层始终将稳楼市挂在嘴边?接下来,我将从经济底层逻辑以及当下关税战的关键背景出发,为大家全面剖析。
每次我谈及稳楼市、楼市回暖,总会遭到不少人指责。有人吐槽 “月薪 3000 买不起房子”,也有人讥讽 “你有钱你买,又来骗人买房,是不是中介”。但这些情绪化的言论毫无意义。楼市的涨跌,绝非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楼市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资产蓄水池,中国居民 90% 的资产都沉淀在楼市之中。房价每下跌一层,老百姓的钱袋子就缩水一层。当下消费不振,与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息息相关。当房子市值不断缩水,甚至卖房都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当看到中介挂牌价持续走低,谁还有心情消费?深圳楼市下跌后,白领们喝的咖啡从 30 元一杯降至 10 元一杯,这就是消费降级的直观体现。
再者,中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包就是楼市,50% 的贷款都与楼市相关。楼市一旦崩塌,商业银行必然遭受重创。而商业银行背后是国家,国家怎会坐视楼市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不仅关乎土地财政,更直接关系到银行系统安全、国家金融系统稳定、人民币信用以及政府公信力,这些都不容有失。所以,无论如何,国家一定会采取措施稳住楼市。
这几年楼市下跌了三四成,结果是更多人买得起房了,还是更买不起房了?答案显然是后者。楼市繁荣时,就有很多人盼着它崩盘,可我早就说过,楼市一旦崩塌,经济将遭受重创,更多人会失去购房能力。如今年轻人就业困难,即便房价再跌一半,他们依旧无力购房,因为收入锐减甚至失业,消费与内需不振,经济形势愈发严峻,再叠加关税战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在当下内忧外患的局面下,稳住楼市至关重要,股市同样需要稳定。股市主要影响的是高收入群体,而多数普通人则将攒钱买房视为人生大事。如果任由楼市垮掉,后果将极其严重。目前关税战激烈,美国对我国加征高达 245% 的关税,我国也采取反制措施。未来商品成本必然上升,若楼市持续低迷,消费只会进一步下滑。因此,促进消费的关键之一,就是让楼市回暖,而且需要大幅反弹,而非小幅波动,要像香港楼市那样长期保持高位稳定。
有人以人口下降为由唱衰楼市,这其实并非关键因素。香港人口也在减少,但楼市依然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廊坊人口下降与北京二环房价并无直接关联。过去房地产市场普跌的局面不可持续,未来至少要稳住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让楼市形成 “此起彼伏” 的良性发展态势。
决定楼市走向的关键因素是货币供应量。过去多年楼市上涨,并非源于人口增长 ——30 年前我国人口就已达十几亿,而楼市价格却翻了数倍,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 M2 从几万亿暴涨至如今的 300 多万亿。如今我国 M2 增长迅速,银行还有 140 多万亿存款,一旦释放,房地产市场必将迎来增长。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 “水龙头” 掌握在国家手中。每年开发多少房子、供应多少地皮都由国家调控。控制地皮供应,再加上房屋老化带来的更新需求,新楼盘自然能够消化,房价也会随之上升。优质地段资源永远稀缺,这是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