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讯见闻:
1、“满城尽是挂牌校”:
近几年,各学校已经不再公布中考成绩,各种不同维度排名的成绩榜单,得出的结论都会不一样,高分段、平均分、中位数,各个维度的成绩,出来的效果都差异甚多,更何况还是各种不够透明的坊间“成绩榜”。
只要想吹嘘、拉踩,在不够透明的环境下,总能找到角度去吹毛求疵。
2、投资、出口、消费:
瞬息万变的市场信号,搅得人晕头转向,未来楼市走向将会如何?外部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出口减速,而拉动发展的三驾马车恰恰是“投资、出口、消费”。那么,“投资、消费”就愈发重要。
投资非常考验机遇和资金,最务实有效的选择就是扩大“内需”。
最新的文件中,房地产被定义为消费,其中,非常关键的抓手是“好房子”。
房子不再像是以前闭眼买入、跟随主流涨跌的“一劳永逸”的资产,而是像汽车、手机电脑一样需要不断更新迭代的昂贵消费品,也会被区别为入门、改善、高端,三六九等。
分化,正在加剧!
3、住宅新规于5月1日开始执行:
①、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厦门近年大多数住宅为标高2.9米,扣除楼板后净高2.75~2.8米左右。个别洋房、别墅超过3米以上。
②、电梯、信号覆盖:4层及以上住宅配电梯,公共移动信号覆盖电梯轿厢内。这一点对于厦门新楼盘而言早已经执行。
③、墙体隔音保温:隔声性能,这是期房的一大痛点,大多数新盘都是期房阶段就开始预售,样板房展示不出隔音效果,甚至个别样板房的墙体厚度与实际还有出入,交房后也很难寻找证据。如果前置到统一要求、提前由第三方审核,多少可以帮准业主把关。
④、日照标准:楼间距、采光通风。围合式小区的采光通风较好。
二、论市场:
自2015年开始,楼市经历了非常完整的几轮周期,在几轮“无形的宏观大手”下,不少城市、区域的房价回到十年前。
对很多业主或者准业主而言,即使当初购房之前多希望房价归零,甚至零门槛购房,但是当自己真正置业后,又希望命运垂青自己,“众人皆亏己独涨”是人心。
不管选房时多么精挑细选,但最终能否踩上城市发展的风口,才是人生轨迹的决定性转折点。
新规出现后,事实上,二手楼市分化的速度,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更快,令人咂舌。
1、湖里万达:
特房·山水尚座:
房龄:2013年左右;
湖里万达周边,此前也近十年没有新盘供应,山水尚座、新座2021年大多在6.2~6.5万/㎡,132㎡总价830~870万左右;近日,不少3.6~3.9万/㎡,套均差异300~400w左右。
2、湖里祥店:
玺樾:
房龄:2020年左右;
时间回溯到2020年,玺樾曾经一房难求,登顶全市销量冠军。
如今不少4字头的房源,几乎无一幸免,价位逼近岛外的核心板块。
后序:
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市场波动,你会逐渐发现,原来每个时代都有对应的机会,也有对应的坎坷和陷阱。
但依然有人能从资本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获得一波又一波的财富。不仅是在厦门,任何一座城市,都蕴藏巨大的机会。愿你从金钱永不冬眠的寒冬之下,看到土地里的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