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命”这本子确实没有讲好。我理解的意思是想表达:




六厂员工的命
六厂的员工在时代洪流中,因为国企体制改革,出现集体下岗,下岗职工困顿的窘境。
孙永红一家三口都在六厂工作,然而全家一旦下岗,孙永红可能连床都没有,无奈之下,舍弃逃亡的爱人徐文国,嫁给了有权有势的“二代”唐尧鑫,甚至帮忙隐藏关键证据,间接导致徐文国悲剧生活。用孙永红的婚姻表达六厂员工的不幸与无奈。






姚斌彬、徐文国的命
因为一家几口人都在六厂工作,六厂一旦发不出工资,哪怕有技术,生活也会困顿。两个有报复的青年身怀理想,努力专研技术。
然而,厄运降临,姚斌彬为母亲和徐文国讨回公道之际,不但被陷害偷车,还被陷害误伤了李超。从此背上了杀人的罪名。徐文国为姚斌彬讨回公道之际,也因为打伤唐尧鑫,被判伤害罪。




两人入狱后,凭技术,让管教杜湘东另眼相看。
然而,李超的死亡,让姚斌彬背上了杀人罪名。但实际上姚斌彬制造的枪支根本不可能打响,那颗被徐文国藏起来的撞针印证这个事实。
因为案情重大,看守所决定转运两个人。结果路上发生意外,给了两人逃跑的契机。徐文国因为开枪事实,选择逃跑。徐文国为了照顾他,也被迫逃亡。




管教杜湘东因为职责所在,对偷枪的姚斌彬穷追不舍。善良的姚斌彬选择放弃抵抗,希望徐文国替他活下去。
在案件有疑点的情况下,姚斌彬还是被判了死刑。
徐文国背负着姚斌彬的使命,选择查明真相,可关键证人陈素娥却离奇死亡。
此时徐文国为了生存,开始了真正的逃亡。
而真凶为了掩盖真相,还是对已经逃亡的徐文国痛下杀手。




在真凶伏法的情况下,徐文国继续逃亡。二十年,事业有成的徐文国开始追讨幕后黑手。然而夕日恋人孙永红却对他多方指责。在恶势力逼迫下,徐文国选择自尽,因此也激死了孙永红的良心,选择交出关键证据。
可枉死的姚斌彬再也没法回来,徐文国风雨飘摇了二十年。两个人的命被摧残得破败不堪。




最后是杜湘东的命
杜湘东作为刑侦专业,却因背景原因,被迫成了郊区看守所的管教。壮志未酬,在知道姚斌彬案件有疑点的情况下,无能为力,看着姚斌彬无辜枉死。
因此,开始对徐文国穷追不舍,不但为姚斌彬,也为自己。
在追击徐文国的执念下,忽略了美好爱人刘芬芳,刘芬芳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流产而亡。



往后的十几年,杜湘东放弃了当刑警的机会,困守在偏远看守所。怀着对刘芬芳的愧疚,以及追击徐文国的执念而生。




杜湘东对徐文国的执念,导致了后半生孤苦无依,可谁又能说他不对。为了执念,为了正义,却失去了大好前途以及美好爱人。




剧中开头把三人的故事讲好了,到了中间却链接不上了。中间三分之一写“姚斌彬、徐文国、孙永红,以及唐尧鑫的恩怨情仇,凶手刘广才一目了然。
三分之一写杜湘东、刘芬芳的故事,爱情美好。
三分之一,写徐文国逃亡,但警察没半点追查的迹象,反而看守所杜湘东发现踪迹,假借探亲追击,结果反而加重了徐文国的嫌疑,又多了一项杀人罪责。而警察也不去验证那枚没有记录的指纹,直接确定为徐文国所为。




到了结局,更是唏嘘,没有半点铺垫。好像大家需要一个结局,那就直接给一个。
唐家父子背后谋划的局,中间一句不提,原本是因为利益的一条线,直接写成为了“爱人”孙永红。




关键证据居然从头到尾都存在,只不过被孙永红隐藏了,然后徐文国用死唤起孙永红良知,直接拿出证据一锤定音。徐文国发迹以后,寻找唐家父子罪恶的过程一句没写。




最后,导演想表达杜湘东因为执着导致命运不堪。又表现得很一般,抓到了刘广才,可小虾米莫名其妙地死了,刘芬芳也死了。杜湘东因此郁郁寡欢困在看守所二十年。后来最后大的成就就是孙永红把证据给他,他进行实名举报,一举拿下。然后表达出,他的命是姚斌彬给的、徐文国给的、刘芬芳给的。
虎头蛇尾的结局,整个剧高开低走,悬疑不悬疑,人性刻画又不深,故事线又特别突兀,白白浪费好本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