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邯郸,做贡献!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团市委策划了《奋斗者·正青春》五四特辑,进一步展示我市青年在邯郸高质量发展中拼搏奋进风采,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双争”精神。

第四期讲述邯郸市第一中学团委:《凝聚青春力量,共赴青春之约》的青春奋斗故事。

聚焦思想引领

培树紧跟党走的“排头兵”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定期开展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定期做《学习二十大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学习团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建立由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优秀党员教师组成的思政育人团队,每1名教师每1个月为学生上1节思政课。注重用青年语言传递党的声音。例如:创作《中华少年》主题曲MV,用音乐传递青春正能量,在校园内掀起传唱热潮。开设“青春交流室”,邀请优秀校友分享成长故事,并建立团员学生与校友之间的线上联系平台。开展入团仪式、十八岁成人礼及知识竞答、演讲比赛、剪纸比赛、纸桥大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团校、校园网、公众号和班级团员活动宣传栏等阵地,营造浓厚氛围,注重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

深化共青团改革

当好青年成长“护航员”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起学校团委、年级团总支和班级团支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将主题团日活动与班会有机结合,使团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中学团校组织机构,团校内部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统筹制定了团校三大系列培养计划,形成了四大模块16个专题的团校课程,通过团课签到表、入团积极分子登记表、团员登记表等规范学员管理,比较有特色的是把中学生业余党校活动纳入培训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每年举办一期中学生业余党校,每期大概200余人,邀请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并开展各类课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十四年来共培养学员11000余名,学生党员700余名,培养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被中央党史教育办公室光荣授予“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每年评选的学校新时代好少年定期宣讲红色故事,发挥优秀青年的示范作用。

强化实践育人

做好青年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将社会实践作为团员的一项重要活动,将志愿活动纳入团员考核内容,组织开展为农村中小学“希望书库”捐书、“心手相连,快乐源泉”车站赠送暖心汤、邯郸道成语宣讲、社区民法典宣讲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学校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科技创新协会、心理社团等18个核心社团的作用,固定活动时间和地点,促进社团健康发展,形成专职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开展活动的社团组织机制,每周开展1.5小时的活动,每年累计活动达100余次。并鼓励支持社团参与各类全国活动,在全国、省级比赛中为学校赢得了骄人的荣誉。如模拟政协社团经验被全市推广,模拟政协社团学生列席邯郸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天海诗社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现场展示了原创诗歌《这是我们的大海》,得到一致好评。加强大思政阵地建设,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织学生前往北朝考古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邯郸往事展馆开展社会实践及研学活动,实现思政课程与社会教育、社会环境衔接,落实全方位育人。



在团市委和教育团工委的有力指导下,近些年,学校团委获得了河北省十佳中学团委、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河北省“五星级中学团校”、邯郸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

今后,邯郸市第一中学团委会按照全面从严治团有关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高质量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业余党校、社团活动等特色工作,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来源:邯郸青年综合整理

编辑 孙晗熠 | 初审 赵丁 | 复审 刘博文 | 终审 李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