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把朱允炆叫到跟前,在说遗诏的时候,提到方孝孺时,满是赞许,还特意强调孝孺才学过人、忠心不二,千叮万嘱朱允炆一定要重用此人。后又安慰朱允炆,说那些居功自傲、心怀不轨的骄兵悍将,都被他处理了,让当自己安安心心的做大明的皇帝。
朱允炆思索片刻后说出了自己心底最担忧的事,问朱元璋要是外敌入侵,该怎么办?”朱元璋略带得意地缓缓说,我已分封诸王,让他们镇守边疆。外敌来了,你的王叔们会抵挡,你就安心做大明皇帝。
朱允炆虽年轻,却很有远见,他知道大明的隐患在内部,便紧接着问:“要是诸王有不轨之心,又该如何?” 这话一出,朱元璋沉默了好久,最终也没能给出个答案。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他重用方孝孺,推行宽仁之政,轻刑简狱、大赦天下,一心想开创太平盛世。可事与愿违,在兵部尚书齐泰和方孝孺建议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建文帝决定削藩。短短一年,五位藩王被削,湘王朱柏不堪屈辱,举家自焚。这一下,彻底惹恼了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朱棣以“清君侧”之名靖难。仅仅四年,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军师姚广孝深知方孝孺的影响力,特意提醒朱棣:“方孝孺是当世大儒,名满天下,进城后他肯定不肯归降,但千万别杀他,不然天下读书人心都寒了。”朱棣点头答应。
南京城破,建文帝失踪了。朱棣召见方孝孺,想让这位大儒给自己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披麻戴孝,哭着走进大殿,面对朱棣的要求,他愤怒地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
朱棣强压怒火,解释自己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说建文帝失德,自己才不得不登上帝位。方孝孺连连质问:“建文帝在哪?为何不立成王之子?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被问得火冒三丈,大骂建文帝无能,称皇位非自己莫属,还威胁方孝孺赶紧起草诏书,不然诛他九族。
方孝孺毫不惧怕,仰天大笑:“你就是诛我十族又怎样!”朱棣大怒,下令抓捕方孝孺十族,然后全部诛杀。方孝孺的妻子得知消息后,带着两个儿子自杀;两个女儿也跳入秦淮河身亡。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明知此去是死,仍陪着哥哥走上刑场。刑场上,方孝友吟诵诀别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听后,仰天长叹,说不出话来。
方孝孺也在南京聚宝门外被凌迟处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朱家自己的家事,又管你方家什么事?谁继位不一样呢?干嘛要搭上自己的十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