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段,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今,当我们环顾四周时,经常看到孩子们熟练地刷短视频、打游戏,却对一本纸质书皱眉。

那么,当“信息碎片化”悄悄瓦解专注力,当“指尖滑动”取代深度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放下手机,太难了”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天津新闻广播(FM97.2,AM909)《观点访问——为成长护航》(每周日18:00首播)节目记者走访了本市多所学校及周边,对于校园外的家长进行了随机采访。

面对“您的孩子在家读书吗”这样的提问,不少家长表示,在书本与电子产品之间,孩子的首选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家长:“在家玩电子产品比较多,还是希望孩子能看看书。”

家长:“看书?不看,没写完作业就刷短视频。”

家长:“还是玩手机居多,不怎么爱看书。”

家长:“放下手机太难了,手机都摔了好几次了,管不了。”

多位受访家长表示,当前“996”工作模式下,“上班”与“下班”的界限早已模糊,每天回到家,仍有许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处理沟通,而手机无疑是重要工具。孩子无形中受到家长影响,再加上缺乏父母陪伴,于是养成了手机作伴的习惯,家长对此也很无奈。

“别人家的孩子”

如何爱上读书?

郝若希是天津市梧桐中学九年级的一名学生,酷爱读书、品学兼优的她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她告诉记者, “从小学开始,每周末与爸妈亲子共读,在沙发一角,我们每人捧着一本书看,这种习惯坚持到现在。”


▲郝若希在天津市梧桐中学图书馆阅览室内看书

如今,即便在中考冲刺阶段,郝若希也坚持每周拿出一定时间看书阅读,以此放松身心:

“学校图书馆和班里图书角,都有丰富的图书供我们随时阅读。每周六下午,我还会拿出半小时到40分钟看书放松,《哈利波特》英文原著、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以及汪曾祺的散文等,是近期涉猎的内容。”


▲毛馨然参加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诵读经典比赛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高一4班的毛馨然,同样也酷爱阅读。自信开朗、落落大方的她,在学校最近举办的世界读书日“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上,与同伴一举夺得比赛一等奖:

“我在平常呢,就很喜欢阅读,经常去图书馆和书店。这次比赛当中,为了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我去翻看了一些小说,包括:张爱玲的《半生缘》《小团圆》、余华的《活着》等。”

谈及坚持多年的阅读习惯,毛馨然的感受是,“读书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再好的学区房

都不如您为孩子打造的书房”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不管干什么,当您感到困难时,大概率是方法不对,让孩子放下手机,爱上阅读,其实没那么难。

近日天津新闻广播(FM97.2,AM909)《观点访问——为成长护航》节目记者深入本市多所中小学实地采访,了解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以及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和平区昆明路小学,不论是书香元素,还是孩子们的阅读的身影,都随处可见。


▲昆明路小学内孩子们的阅读情景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素颖表示,“学校注重读书环境的营造,以‘图书馆奇妙乐园+楼层书香读书吧+班级知行图书角’为基础,构建‘图书馆中的校园’。当前学校图书已达9万多册,供学生们阅读。”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李素颖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

和平区寸土寸金,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就连地下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建起了图书馆阅览室、象形文字长廊以及朗读亭等,让孩子们沉浸体验读书乐趣。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副校长温梦竹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

“我们一直面向全体家长倡导一个理念——再好的学区房都不如您为孩子打造的书房!” 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副校长温梦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造适宜读书的环境,在家庭当中更为重要。

她建议,“家长们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打造专属阅读空间,比如设置高矮适宜的小书架,摆放孩子喜欢的书籍,让孩子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角落。”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可以尝试这样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近, 天津弘 耀新开高级中学以“书香润泽青春,诵读点亮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世界读书日“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 以此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世界读书日“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现场

语文学科备课组长、语文高级教师黄金芳是这次活动的评委。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她,早已桃李满天下。黄老师现场分享了当初 因为阅读点燃学习热情,进而走上专业道路 的故事: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语文学科备课组长、高级教师黄金芳现场点评

“上学时,偶然的机会,家里给了一本《海底两万里》,我一下子就被里边的科幻故事所吸引,然后每天揣摩,怎么写人物的心理呀,写人物的神态啊,等等。后来呢,我就写作了一篇小小说,当年在天津市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还获了奖,由此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兴趣其实是最重要的。”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语文学科备课组长、高级教师黄金芳介绍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天津市梧桐中学,“亮出你的书单——以书为媒 共享智慧”活动,开启了校园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的序幕。


▲天津市梧桐中学校园读书活动

天津市梧桐中学党总支书记张树鸾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分层实施,在学校管理者层面开展‘梧桐‌领读者’分享活动,在教师层面开展‘梧桐研读者’教师读书沙龙,在学生当中开展‘梧桐朗读者’活动,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天津市梧桐中学党总支书记张树鸾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

语文正高级教师宋君华作为曾经的吉林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授的学生不乏考入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在她看来, 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红楼梦》是个大部头的作品,孩子阅读时难免有畏难情绪和压迫感。这时学校尝试着引导学生 从红楼梦的某个章回、某个桥段、某个人物,甚至某一首诗、某一句话入手, 让孩子真正喜欢上红楼梦,进而喜欢整部作品。”


▲天津市梧桐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宋君华介绍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万事开头难

如何让“开头”变得简单?

都说万事开头难。让孩子爱上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开头变得简单。在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同学们手捧书本认真阅读的情景随处可见。德育主任李学刚告诉记者,学校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仰望星空、至善笃行、俯察大地”的校训,实践校训、培养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德育主任李学刚介绍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我们鼓励学生每天回到住宿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每天晨读也鼓励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阅读。”他表示,“每天哪怕就是十分钟,只要坚持,就会爱上阅读。”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在宿舍自主阅读


▲ 天津弘耀新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自主阅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开头越简单越好,绘本、漫画,只要孩子感兴趣,都可以选择。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比如晚饭后或者睡觉前,让孩子看上几分钟或者一两页,坚持下去,就是不可忽视的习惯的力量。

天津市梧桐中学语文学科正高级教师宋君华说:“家长可以把《红楼梦》等文学作品或者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放在他的床头,孩子可能会在睡前翻阅翻阅,这就是他阅读的契机啊。

家长应放下执念

“读书”不等于“提高成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教师于洋提醒,“手机的特点是及时反馈,孩子通过刷手机就能很快获得快乐。但读书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家长观察到孩子喜欢读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就应该给他及时的鼓励。

于洋同时提示家长,“孩子是模仿能力非常强的个体,当家长想去刷手机的时候,孩子也无意中会模仿,那家长这时候最好暂时放下手机。”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 阅读的真正重量,也不在于知识的搬运,而在于思维模式的重塑与价值坐标的校准。 相比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过程,更重要。


▲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教师于洋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

于洋表示,“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延迟满足的能力。那家长也应该放下一些执念,比如认为读书就等于获得知识,就等于提高成绩。其实,开卷有益,读什么样的书都是有帮助的。”

阅读不仅是习惯,更是一场与自我对话、与世界共鸣的心灵之旅。比起书本里的答案,子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思考时的专注,才是阅读最珍贵的馈赠。


记者 | 孙颖 刘春阳

编辑 | 吴昱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