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稍微给点机会,你就得意忘形了!

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的原则,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与菲律宾达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份协议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持南海区域的和谐稳定。



可是,马科斯上台后却完全否认这份协议的存在,甚至反咬一口,指责中国“侵犯其国家权益”。

菲方单方面撕毁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菲方的失信行为

仁爱礁的问题由来已久。1999年,菲律宾一艘军舰以“搁浅”为借口非法停靠在仁爱礁附近,妄图以此作为侵占中国领土的据点。

多年来,中国始终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了一份非正式的“默契协议”。协议内容简单明了:

菲律宾承诺不对“搁浅”船只进行加固,也不新建设施,同时补给行动需提前通知中国,并接受检查;作为回报,中国允许菲方向船上运送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保障船上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这份协议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也为南海局势的稳定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体现了中方对和平的重视以及对菲方的信任。

然而,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局势急转直下。



2024年4月,菲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阿诺公开表示“从未听说过任何协议”,并声称即便有协议也早已失效。

这一表态让中菲之间多年建立的互信荡然无存,更是对中国善意的公然践踏。



菲方不仅拒绝承认协议,还通过媒体大肆炒作,污蔑中国利用协议“分裂菲律宾”“打击其主权意志”,试图在国内煽动反华情绪。

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实在令人愤慨!



菲律宾的所作所为,将自己推向了道德和法理的对立面。更令人气愤的是,菲方一边否认协议,一边仍在仁爱礁问题上不断挑衅。

他们多次擅自向“搁浅”船只运送建筑材料,企图加固船体,延长非法滞留时间,甚至在补给过程中故意隐瞒物资内容,拒绝中方检查。



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默契协议”的精神,也直接挑战了中国的主权底线。

菲方的种种举动,彻底暴露了其言而无信的本质,也让中方对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一次次落空,注定仁爱礁问题的解决只能走向更加强硬的方向。



中国捍卫主权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与违约,中国并未选择退缩,而是以坚定的态度和充分的法理依据向世界表明立场。

中国外交部多次引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菲律宾的非法“搁浅”行为违反了该宣言关于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的承诺。



此外,中国还通过一系列历史条约,如1898年的《巴黎条约》、1900年的《华盛顿条约》等,明确指出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主张毫无法律依据。

这些条约清晰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仁爱礁从未包含其中,菲方所谓的“主权”主张,不过是建立在非法侵占基础上的无稽之谈。



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对南海主权的坚定立场,强调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行动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

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外交渠道多次警告菲律宾,要求其停止挑衅行为,回归对话轨道。



然而,菲方对此置若罔闻,继续通过与域外国家的军事合作,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拉帮结派”。

近期菲美在南海的联合军演,以及菲律宾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频繁互动,无不透露出菲方企图借助外部势力对抗中国的意图。



面对菲方的步步紧逼,中国的主权底线不容触碰。中国海警和海军在仁爱礁周边海域的巡航执法力度持续增强,多次依法拦截菲方的非法补给行动。

去年以来,中国海警在仁爱礁海域的执法行动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有效遏制了菲方的挑衅势头。



更重要的是,中国明确表示,如果菲方继续拒不履行协议,单方面加剧矛盾,中国将采取包括拖离“搁浅”船只在内的必要措施。

这一立场不仅是对菲方违约行为的回应,也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庄严宣誓。



拖船行动作为最后的选择,已经被提上议程,这不仅是中方的权利,也是对菲方长期挑衅的必然回应。

菲律宾自毁前程

菲律宾的违约与挑衅,不仅让中菲关系陷入低谷,也让其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大幅下滑。



作为一个经济和军事实力有限的国家,菲律宾本可以通过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分享南海地区的和平红利。

然而,马科斯政府却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宁愿充当域外大国的“棋子”,也不愿与中国坦诚相待。



菲方的短视行为,不仅让“默契协议”成为一纸空文,也让仁爱礁问题从可控的争议演变为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导火索。

截至2025年4月,菲律宾仍未就补给问题与中国达成任何新共识,反而加大了在仁爱礁海域的挑衅力度。



菲方多次派遣军舰和渔船闯入仁爱礁附近海域,甚至试图通过“人道主义补给”为幌子,掩盖其运送建筑材料的真实意图。

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海上对峙的风险,也让中国对菲方的诚意彻底失望。



但对中国人来说,仁爱礁问题不仅仅是主权之争,更是国家尊严之战。中国在过去多年中,始终以最大的诚意寻求和平解决,但菲方的背叛让这种努力化为泡影。

如今,拖离“搁浅”船只已经成为中国维护主权的最后手段,这一行动不仅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海警执法能力以及海军实力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为采取果断措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旦实施拖船行动,将彻底终结菲律宾在仁爱礁的非法存在,也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仁爱礁问题的解决,将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声索国开展对话扫清障碍,也将为地区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但菲律宾的违约与挑衅,已经让对话的基础不复存在。



结语

仁爱礁的波涛,承载着中国对和平的期望,也见证了菲律宾的背信弃义。

中方给予的特殊优待,被菲方无情践踏;来之不易的“默契协议”,被菲方单方面撕毁。

拖离“搁浅”船只,不仅是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合法之举,也是对菲方违约行为的必要回应。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是何来头?专家:系美国47年前送的,以“修船”为名赖在中国领土24年》2023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中方驳斥菲方涉南海言论:阐明三点事实、强调五个“停止”》2024年5月6日国际在线:《2025慕安会|中方学者代表:在国际多边场合既要懂沟通也要会辩论》2025年2月14日上观新闻:《宣示主权!中国海警登铁线礁展五星红旗》2025年4月25日环球网:《中菲南海磋商,同意协商处理分歧,专家: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2025年1月17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