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近日,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关工委获评首批北京教育系统“五好”基层关工委,该院充分发挥退休教师“传帮带”作用,通过打造“名师传承、院士领航、创新实践”三大育人平台,形成“银龄智库”引领青年成长的特色模式,为高校“五老育人”提供新范式。
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五老”团队在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创新实施“三大行动”:一是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林碧英教授为核心的“五老智囊团”,建立“1+N”导师制培养机制,通过示范教学、教案共研、竞赛指导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持续23年打造“院士面对面”金课品牌,每年重构包含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等前沿内容的教案体系,累计培育超万名专业人才;三是打造实践育人矩阵,由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杨国田指导的Hunters实验室不断拓展“产教融合”功能,建设北京市首批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党委将“银龄育人”工程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在学风建设中突出“传承+创新”,开设“薪火骨干培训班”传承矢志报国的精神;在教风建设中强调“示范+引领”,建立“五老—青教”双向导师制;在关工委建设中同步构建“网络思政+文化育人”双平台,紧跟时代步伐,邀请老同志参与指导读懂中国、廉洁教育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银龄教师是高校育人的“宝贵财富”,学院将持续深化关工委建设,推动“五老”资源与学科建设、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培育新时代能源电力人才注入“银色力量”。
当前,二级学院关工委开展学生委员试点工作,已初步形成“传承—创新—辐射”的育人模式,下一步,华北电力大学将以此作为关工委建设的新契机,不断深化“五老”与青年师生“手拉手”机制,让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双一流”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作者:董鲁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