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常因大型企业的拖欠账款陷入资金链困境。”“工程项目中‘三角债’问题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期待相关部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款项支付。”4月28日,普陀区人大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大讨论暨民营经济圆桌会在普陀区民营企业之家举行,聚焦企企商事纠纷,请企业现场提出问题,各职能部门回应,全力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

当天,参会的企业来自普陀建筑工程、信息科技、生命健康等行业领域的中外企业代表。

环境管理服务相关公司负责人坦言:“物业管理和环境清洁服务目前面临较大量的应收账款、项目启动垫资压力大的问题。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

一家机电安装、市政工程等领域的施工企业表示,目前也面临工程款回收困难的问题,使得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增大;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受到影响;进一步扩展市场面临挑战。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出台监督政策,维护民营企业权益,如加强合同监管,建立甲方信用评价体系,优化结算流程,缓解“三角债”问题。

现场,普陀区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项为付款前提条款效力问题的批复》等,结合专业对企业就签订“背靠背”条款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建议企业加强法律培训,严格审核合同,精准识别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背靠背”条款带来的潜在风险。

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要从社会信用角度,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手段,形成联合惩戒格局。

普陀区国资委表示,针对国有企业开发项目,将推动国有企业落实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清欠工作督促和指导,发挥业绩考核引导作用。

“外资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政策执行中存在隐性壁垒。”建筑工程相关负责人提出,期待通过“政企圆桌会”“区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等渠道,及时有效处理外商投诉,切实保护外商合法权益。

现场,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回应,将根据《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继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监督,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措施,推动信息公开,强化协同合作,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统一大市场,为普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注意到,“中小企业被拖欠账款”“‘三角债’问题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外资与民营企业在招投标中遭遇‘隐性壁垒’”“企业‘商标’权利保护”“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商事纠纷争议成本”等成为企业现场关注的热点。不少企业负责人在提出诉求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

也有企业在现场表示了对政府部门的感谢。某信息科技企业是一家汽车电子测试企业,主要客户为大型车企。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万里街道持续的关心跟进,帮助企业度过了转型关键期,通过政银企联动获得3000万转型贷款,并在普陀区投促办、科委等部门赋能指导下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企业获评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发布,行动方案将“夯实基层营商基础”“提升企业感受”写入文件标题。

为了让企业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更顺畅、让企业与政府面对面沟通解难题,普陀区人大自去年以来,充分发挥人大在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打造天地软件园、真如商圈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站,发挥监测站代表联系企业、政企沟通协商、宣传惠企政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效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此次活动的轮值单位万里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构建“监测-响应-优化”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力量整合、机制创新与平台联动,探索出政企共治的新路径,持续擦亮“万里比邻”营商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已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部门“直通式”走访、政企沙龙等96次,共收集归并问题46条,解决率98%。

原标题:《“被拖欠账款”问题何解?招投标“隐性壁垒”怎么破?普陀这个大讨论现场回应》

普陀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周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