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
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4月28日,截至12时,微博昆明同城热搜前几位分别是:
云南在全国气温榜上的统治力有多强 昆明绝绝紫 昆明滇池湖畔的云海花田太美了 3万粉丝直播间跟团游发货是照片
此外,由@春城晚报 主持的话题#女篮姐妹花弹唱昆明话版奢香夫人##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后首次绽放##又到吃山珍的时节啦##五一假期昆明地铁运营时间有调整#等话题也登上了热搜榜。
昆明的紫色不只蓝花楹
春末夏初,昆明被两抹紫色的浪漫色彩所点缀,#昆明绝绝紫#这一话题也顺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除了街头巷尾盛开的蓝花楹,昆明植物园内的葱属植物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紫色限定款”美景。
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消息,以“葱葱一眼 丝路万年”为主题的第七届葱属植物文化艺术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并将持续至5月22日。由于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今年葱花的开放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观赏的最佳时期。
据介绍,本次艺术展中,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昆明植物园东园的中乌全球葱园(昆明中心)欣赏到“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的原生种葱属植物以及人工选育的观赏类葱属植物5800余株。此外,昆明植物园还准备了科普公益宣讲,引导大家科学认知过敏性鼻炎与花粉的关系;“非凡的葱属使者”科学探索活动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先进的科研技术设备,开展植物多维成像、植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互作进化等科学探索;“缤纷花漾·葱花”延时美拍活动带领大家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感受自然力量的治愈之美。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往年颇受欢迎的球王、大使、大花葱、博洛阁下等品种外,今年还新增了勃朗峰、克里斯托非、红绣球、佛山金韭等一系列新品种,为参观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中乌全球葱园由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携手共建。在全世界1000多种葱属植物中,中乌全球葱园已成功收集保育300多种。回望历史,葱属植物不仅活跃在各国的食谱中,也是古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后首次绽放
今天,@春城晚报 主持的话题#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后首次绽放#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同城榜。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云南火焰兰被植物学专家称作植物界的“大熊猫”,曾一度在云南境内几近消失。经过各级林草部门和科研人员多年努力,积极开展人工繁育和原生境地的野外回归工作,云南火焰兰迎来了野外回归后的首次绽放,这也标志着云南火焰兰这一极危物种种群恢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记者看到种质资源圃中野外回归种植的20余株云南火焰兰有6株同时盛开,其花朵色泽鲜艳,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员介绍,这批云南火焰兰系2023年引种至站内进行人工繁育,并于今年3月首次开花。 据了解,云南火焰兰因花色鲜红如火焰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兰花品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元江,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因其分布地狭窄、野生资源稀少、种群繁衍困难及人为滥采等原因,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副站长温韩东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联合保护区管护局及科研院校,在元江区域多次开展云南火焰兰的野外分布、种群数量调查以及生物学特性观测、数据收集等工作。2022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兰科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专业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云南火焰兰的人工繁育组培、炼苗、野外回归的技术研究,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人工繁育和野外回归过程中的多项难题。
“我们开展云南火焰兰的野外回归工作,技术这个环节还是比较成功。通过调查野外回归,不光我们生态站的这6株开花,我们回归在原生境的今年都开始开花了。”温韩东介绍。
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建立了云南火焰兰的苗木繁育体系,并在元江区域多次多地开展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实验,探索出可行的野外回归技术方案,帮助云南火焰兰野生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这不仅为云南火焰兰的种群恢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为今后种质创新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我们选择6个点开展了7次野外回归工作,共选择优质种苗500多株,今年有4个回归点的云南火焰兰成功开花,不仅为濒危植物保护提供了技术范例,也彰显了保护区在生态修复与物种保育方面的决心与能力。”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技术应用所所长李寿琪说。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
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
昆滇精彩!
策划 王云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罗宗伟 李春丽 通讯员 王瑾 周馗 刘政佳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