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成的最后一条朋友圈配文仅四字:“不老骑士”。
全文3230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赵琳
熟悉“机车老炮儿”张金成的人,都记得他那一把标志性的花白胡子。广为流传的照片里,他坐在重型机车上,头戴安全帽,黑色的骑行马甲上别着一排纪念章。
过去十多年里,他骑着摩托车从北京通州的院子里走向四面八方,上过高原、爬过雪山、看过椰林,每年骑行12000公里以上。朋友说,只要喘一口气,他就要骑车。在张金成看来,骑行不仅是征服机械的快感,更是“行千山万水见自己”的生活态度。
张金成的年纪在摩托车圈子里不算年长,他的好友、万里骑士俱乐部理事、前秘书长陈昆鹏说,张金成的摩托车骑行技术在圈子里“连前70%都算不上”。但他为人慷慨,“无论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他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也凭借着热情仗义,在俱乐部担任过主席,是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的人物。
4月12日凌晨,一只野猫突然从马路冲出撞上摩托车前轮,车辆失控倒地,张金成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3岁。曾与他有过交情的人在网络上悼念他,称他是“用轮胎丈量国土的骑士”。4月14日在通州殡仪馆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上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友赶来北京送他最后一程。
▲张金成有一把标志性的白胡子,他坐在重型机车上,头戴安全帽,黑色的骑行马甲上别着一排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
“不老骑士”
张金成的最后一条朋友圈配文仅四字:“不老骑士”。
“不老骑士”有三辆摩托车。他讲究、爱护它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旅途上,车总是被擦得干净锃亮。最常骑的那辆藏青色重型机车,车头上被他贴满了贴纸徽章,黑龙江、新疆……这些徽章记录着他行驶的里程和去过的地方。
张金成出生于1962年,二十多岁时就爱骑摩托,那时,市面上不见重机摩托车,他骑国产车。儿子张楠记得,自己十八九岁时,父亲已经搁置了这个爱好,“我在摩托车上长大,也偷摸骑过。”后来父亲发现,担心危险,将摩托车变卖。
2009年,张楠瞒着父亲,买了辆哈雷摩托车,藏了整个冬天。但这次,张金成只是说,听说你买了摩托车,拿出来给我看一眼。
或许是孩子已经长大,这一年,张金成没有阻止,他也捡起年轻时的爱好,由张楠领着,一同骑进了摩托车圈子,“他年轻时候就爱这个,但因为工作忙,还有家庭的责任,没能投入其中。”
张金成生前留下的视频记录着他在摩旅中的风采。大部分时候,他一身黑色,头戴安全帽,戴黑色骑行手套,外穿黑色马甲,脚踩骑行靴。
在二连浩特,头盔和面罩遮住他的面庞,笔直的大道上黄沙漫天。在蒙古国,风吹开云层,摩托车上的旌旗随风飘荡,草原延伸出去,绿野辽阔。在甘南,濡湿的空气穿过骑行服,渗进他的皮肤里。他说,“我喜欢摩旅,喜欢风迎面吹来的感觉。看看大自然的风光也好,看看外面的夏天有多热,冬天有多冷,秋天黄色的叶子有多漂亮。”
他用视频记录下与摩托车有关的快乐,2022年,他发布一条视频,“本人本车行程14万公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得继续上路。”
于子竖是张金成所在俱乐部万里骑士俱乐部的创始人、主席,两人相识十余年,他感受到摩托车给张金成带来的轻盈的快乐,“骑上摩托车,他就能忘记生活中的烦恼。”
摩托车给张金成带来的不仅是山风呼啸的自由,几乎每一个受访的朋友都提到,他还热衷于参加各地的文旅活动和公益活动。2024年年初,甘肃天水成为文旅“顶流”,他带领80人的骑行团队抵达天水,受到当地媒体企业的欢迎感谢;多年来,他也和俱乐部的骑友一起,为新疆的希望小学捐赠物资。
在张金成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弟弟、一双儿女,都爱上了骑摩托。张金成的母亲,一位85岁的老太太,也跟着一起出行过不少次,陈昆鹏估计,“这十年连老太太可能都跑了十万公里。”
张金成则开玩笑,“我们家可以说是‘摩托世家’”。最后一次全家骑行是2023年的云南年会,张金成带着家人参与巡游,“虽各忙各的,但聚在一起就是圆满”。
▲2019年,徐剑和张金成在重庆骑行。受访者供图
━━━━━
“机车老炮儿”
圈子里的人称张金成为“机车老炮儿”,这一称号源于2015年冯小刚电影《老炮儿》首映礼。片方邀请他作为机车文化代表出席。自此之后,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老炮儿”源自北京方言,通常用来形容有一定年纪、阅历丰富、重义气且讲究江湖规矩的人。而张金成续一把白胡子,有年龄的权威,更有被朋友们称赞和传扬的热情、仗义。
十多年前,陈昆鹏在摩托车活动上第一次见到张金成,之后的许多年,两人的关系接近于家人。他说,张金成的威望源于人品而非技术,“他骑车水平中等,但没人不服他。”
张金成做汽车租赁业务的生意,有着商人广罗宾客的气质。他在通州有个大院子,一大家子人在那里工作生活。各地的骑友们听说了张金成的名号,来到院子,认识不认识,都是一起骑行的兄弟。张金成有感染力,谁来了都泡一壶茉莉花茶、添副筷子,夏天家里备着几十上百斤的肉,组织着大伙去烤串,迎来送往,客人没有间断过。张金成曾向陈昆鹏透露过,一年仅是招待吃喝的费用,都要大概三十万元。
广交天下好友是张金成的风格,“连圈子里前50%的富有都算不上”,但他是格外慷慨的人,总是出钱出力,愿意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大的帮助,“前两年,我们有个朋友出事,当天就需要拿出一大笔钱,他义无反顾垫付钱款。”他的口头禅是,“我付出我快乐,我花钱我开心。”
“有时候有人互相之间有什么矛盾,如果他能从中调停,大家也就不再计较了,”没人能算得出张金成结交了多少好友,“他接触过的至少有几百人,但我从来没有听谁在背后说过他的不好。”
万里骑士俱乐部总骑行官徐剑评价张金成和善,“他总是笑眯眯的,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包容心,大家都把他当成真正的朋友,愿意与他交往。”
于子竖还记得,2019年,俱乐部的摩友们相约到新疆骑行,从边塞之城喀什出发,沿着中巴友谊公路,经雪山、过冰川、行天路,穿越雪雨酷暑,每天经历四季。严酷的环境下,张金成是那个忙前忙后不停张罗的人。沿途碰上了龙卷风,有队友落在后方,他放下摩托车,驱车前往救援。
徐剑记得,也是在那次,几百人的团队,发生了吃住协调不到位的事情。“他停车后不管自己是否疲惫,首先解决大家伙的吃住问题。”
2019年,张金成被任命为万里骑行俱乐部主席,于子竖感到他对这份爱好的热忱,但更关键的是,“他能服众。”
▲张金成和摩友们骑车至新疆留念。受访者供图
━━━━━
“不以谁骑快为自豪”
4月12日凌晨1点11分,张金成在北京市通州区西海子公园门口遭遇交通事故。张楠说,事故发生时,父亲正骑着小踏板摩托车返家,距离住所仅剩约两公里。监控视频显示,一只野猫突然从马路左侧冲出,撞上摩托车前轮,导致车辆失控倒地。尸检报告确认他未饮酒。
事故后,虚假新闻甚嚣尘上,传言他“飙车殒命天路”,家人不得不出面澄清。张楠痛心道:作为俱乐部荣誉主席,“他一生倡导安全骑行,最后却因小概率意外被曲解。”
朋友们说,生前的张金成是追求“稳”的人。在他看来,骑行不仅是征服机械的快感,更是“行千山万水见自己”的生活态度。
张金成生前的采访中也体现着这一点,他曾面对镜头说,“我身边也有很多年轻人骑车,我一直嘱咐他们,一定要骑慢,该必备的装备必须有,要不然路上有一点儿事,都会给自己的身体和给家人造成伤害。”
“不以谁骑快为自豪,咱们以谁骑最安全,看谁骑的时间最长。”张金成说。
徐剑说,在张金成生前,他们曾合作倡导过大量安全骑行的工作,张金成比普通人更注重安全和骑行文化宣传。
于子竖最后一次见到张金成,两人聊到未来可能成形的旅程,从北京出发,经过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最终到摩尔曼斯克去。
还有许多未完成的旅途,于子竖说,张金成曾想沿国境线骑行,他还没有试过呢。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