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的寒意已经蔓延至每一个环节,上游辅材商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
日前,光伏金刚线龙头美畅股份(300861.SZ)交出了一份出乎意料的成绩单:全年营收同比腰斩49.66%,归母净利润下跌90.84%。
2025年一季报,公司业绩继续大幅下滑,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0.61%,归母净利润为2646.86万元,同比下降86.46%。
美畅股份年报披露,受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价格承压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金刚线“量价齐跌”,毛利率下滑,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光伏行业不景气周期持续,美畅股份的业绩表现不仅暴露了光伏产业链的残酷博弈,更折射出企业在行业寒冬中的“被动地位”。
业绩压力凸显
美畅股份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金刚石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生产规模、市场份额领先的金刚线龙头企业。
金刚石线用于光伏晶硅、蓝宝石、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硬脆材料的切割,其中光伏晶硅的切片环节是金刚线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因此,金刚线作为光伏的上游耗材,行业周期与光伏行业高度一致,而当下光伏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上游企业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
美畅股份年报披露,受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价格承压的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金刚线售价多次下调,使得毛利率下滑,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数据显示,金刚线单价从2023年的37.64元/公里跌至2024年的17元/公里左右,而同期硅片价格跌幅仅为30%。
一句话,光伏的价格战吞噬了公司的利润。
而美畅作为市占率超40%的龙头,被迫以价换量,但下游需求端疲软导致“量价双杀”。
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金刚石线业务销售量达12175.10万公里,同比下降5.37%,生产量达12454.62 万公里,同比下降15.60%,实现营业收入21.52亿元,同比下降51.53%。
由此“拖累”了整体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
来源:美畅股份公告
公司毛利率则从2023年的50.24%则骤降至17.85%,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毛利率竟跌至-15.67%,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继续大幅下滑,营业总收入为4.23亿元,同比下降50.61%;归母净利润为2646.86万元,同比下降86.46%;扣非净利润为1738.28万元,同比下降90.5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光伏行业不景气周期持续,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光伏辅材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被动地位:当硅料、硅片、电池片等环节通过技术迭代维持利润时,金刚线作为标准化耗材,成为价格战的“牺牲品”。
客户集中度高
回顾美畅股份的业绩,其业绩放量与光伏周期高度重合,亦与下游大客户高度绑定。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2年底,光伏巨头们开始采购金刚线相关设备与产品,以培育国内供应商,打破日本对金刚线技术的高价垄断。
随着下游客户技术迭代及选择的变化,作为上游材料商的美畅股份受益颇多,并随着国内光伏行业的爆发,业绩高速成长。
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营收由当年的12.05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45.12亿元,归母净利润由当年的4.49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5.89亿元,增长近4倍。
2024 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内卷式”竞争加剧,产能过剩,价格下探,上游供需关系发生明显改变,作为上游耗材商的美畅股份亦随行业剧烈波动,交出了一份令人心惊的成绩单:全年营收同比腰斩49.66%,归母净利润下跌90.84%。
而作为金刚线龙头企业,美畅股份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均为下游硅片龙头企业,且单个客户规模大,有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据数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近三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82.58%、78.48%、68.02%。
具体到客户,2022年公司客户一及其子公司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高达52.84%,2023年客户一及其关联方销售占比同样超过五成,为53.44%。2024年,客户一的销售额占比则降至34.01%。
虽然客户一的销售占比明显下滑,但在五大客户里仍然是贡献及占比较高的客户。
这种客户集中度高,且对单一客户依赖较高的情形,在近期光伏内卷深化、光伏组件价格表现不佳、下游厂商收缩产量的趋势下,下游巨头自身盈利承压,某种程度上,会进一步削弱美畅股份的议价能力。
挑战和机遇
光伏行业正经历剧烈波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美畅股份面临市场、技术迭代的不小压力,也面临着市场变局的机遇。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金刚线产能突破3亿公里,然而,2024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至约 25%,叠加硅片薄片化导致单GW线耗下降,实际需求增速仅约15%,面临产能过剩局面。
记者注意到,美畅股份虽维持头部的市场份额,但高测股份、岱勒新材等竞争对手的激烈市场竞争,对其经营造成一定压力。
技术迭代上,N型电池产能扩张推动硅片大尺寸及薄片化,对金刚线线径要求更高,碳钢丝线径接近 30μm物理极限,而钨丝抗拉强度高3倍,可实现26μm线径,切割效率提升20%。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金刚线企业面临技术创新及迭代的风险和机遇。
美畅股份年报披露,公司将在推进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同时加快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技术研发上,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导向,将金刚石线产品向细线化、省线化、快切化、低TTV 化、切割高稳定化五个方向延伸。
在现有金刚线“五化”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在黄丝、碳钢丝母线、钨丝母线、金刚石微粉等关键原材料的自研成果,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
不过,记者注意到,根据研发投入,细线化探索尚在进行中,另美畅股份近日公告,终止投资建设金刚切割丝基材项目的二期和三期,以及高效电镀金刚石线生产线项目剩余未建内容。据此前公告,金刚切割丝基材项目全部完工后达到年产6000吨金刚切割丝基材产品的生产能力。
来源:VCG111442509904
转而,美畅股份加速在钨丝线技术上布局,2.3亿元计划建设钨丝母线扩产项目,但目前其现有产能有限,据年报披露,钨丝母线项目尚在在建中,一些技术研发项目也正在进行,目前美畅的钨丝线技术及产品尚需时间检验。
同时,记者注意到,作为金刚线行业龙头,美畅股份曾以“细线化”技术引领行业变革,但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9.86%至5985 万元,公司解释系研发项目的开题及项目阶段性投入不同所致,研发投入占比从2.65%则微降至2.64%。
研发人员结构方面,研发人员从191人减至104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3.47% ,硕士从26人减少至15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为零。
尽管面临行业和业绩挑战,但美畅股份依然受到市场和机构的极大关注,4月27日美畅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SCRIPTS Asia Limited、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42家机构调研。
对于公司的业绩表现、客户集中风险以及钨丝技术布局一事,每经记者向公司发去采访提纲,随后致电美畅股份,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会将记者信息及采访提纲上报,有消息回复,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