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宝鸡,编辑/刘雪
近日,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人民政府发布屋顶光伏发电的风险防范提示,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范因此引发的风险隐患。
《提示》指出,部分光伏企业以“免费安装、屋顶生财”为幌子,诱导农户签订隐含风险的合同,并明确了常见骗局特征及防范要点:
一、核心风险类别
1.身份转换陷阱:
表面签订屋顶租赁协议,实则通过运维合同将农户变为设备承租方。农户需承担设备保管、维修义务,若遇拆迁、设备损坏,可能面临高额赔偿。更有企业以农户名义贷款,前期用发电收益还贷,3~5年后卷款跑路,使农户背负债务。
2.安全隐患风险:
劣质光伏板违规安装易导致房屋结构受损,极端天气可能引发漏水、坍塌甚至组件飞落伤人。
骗局企业退出后,遗留设备拆除需自费。
3.合同条款暗雷:
争议管辖地设在外省,增加维权成本;
要求农户质押电费收益权、允许企业任意抵押设备;
强制开立第三方收益账户,资金流向受控;
房屋交易/拆迁时需自费迁移或买断设备。
二、重点防范领域
1.禁止安装区域:公路铁路沿线保护区、景区可视范围、危旧房屋、政府拆迁规划区、存在火灾隐患及遮挡严重的建筑均不得安装。
2.设备技术隐患:劣质组件缺乏安全关断功能,无法抵御自然灾害,且故障后无人售后。
三、防骗指南
1.合同三查验:
逐条审核权责条款,拒绝空白合同;
核实企业资质(建筑业/电力资质);
明确争议解决地为本地司法机关。
2.证件两不交:
身份证、房产证等原件不交由他人保管,确需代办须在村委会见证下办理。
3.安装三评估:
请专业机构检测房屋荷载能力;
向住建部门报备建设方案;
确认设备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特别提醒:所有光伏项目需提前向村委会登记备案,通过自然资源、电力等部门合规性审查后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