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走进重庆铜梁区公安局联合创新中心,民警郭超的“发明天地”里摆满了各种大小物件:桌上摆放着一个个“警务神器”,3D打印机旁散落着电子元件,墙上挂满设计图纸,角落里还支着一张加班用的临时床铺。
被称作“警营发明家”的郭超,是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科信科民警。从警11年,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4项警务发明获得国家专利,1项发明成果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用创新思维为基层警务工作装上了“科技引擎”。
2014年,从重庆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毕业的郭超进入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民警。2018年,杨雪峰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突遭暴力袭击,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
这令郭超悲痛和惋惜,也给他带来警示:现有的防御装备体积大、携带不便,紧急情况下民警往往难以及时取用。为此,从小就喜欢捣鼓发明的郭超走上了警务创新之路,决定研发一款小巧实用的便携式防护盾,解决一线执法安全难题。
前前后后将近6个月,郭超一头扎进“技术海洋”中,从超市买来文件夹和垃圾桶,利用里面的零部件拼凑成了防护盾的雏形,又自学了CAD画图软件和3D建模以及打印技术,通过上百次的改良、样品迭代和反复试验,研发出第一代便携式防护盾。这项发明先后获得重庆市“五小”创新晒优胜奖和公安改革创新大赛银奖,并在基层推广使用。
2022年,热爱创新的郭超来到铜梁区公安局科信科工作。自此,他更加注重从战友的实际需求中寻找创新灵感,让发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警务实战。
针对U盘、读卡器、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误插入公安网计算机后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问题,他设计出一款能够通过物理方式防范的USB设备安全隔离器以及网口变径环;为应对夏季溺水高发情况,他发明了一款多功能防溺水救生线圈,在高效实施救援的同时,能保护民警辅警自身安全。
2021年以来,郭超先后获得第六届重庆市“五小”创新晒“优胜项目奖”、重庆市公安局改革创新大赛银奖等荣誉,2022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目前,他正埋头研发一款便携式警用“千斤顶”,旨在防止车辆冲撞造成的碾压事故。在他的带动下,联合创新中心已吸引4名业务骨干,推出7项创新成果,为基层提供16次解决方案。
从守护战友安全到推动科技兴警,郭超用创新诠释着新时代警察的担当。这位永不止步的“警营发明家”,正持续为平安铜梁建设注入科技动能。(文/图 铜梁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