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4月27日,襄阳3盘取证,新增住宅供应约4.43万方;襄阳城市外环将新增两高速出入口,襄城一处地块拟征收作教育用地,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预计明年交付使用;湖北方面,西十高铁陕西段13座隧道已贯通,宜昌高铁北站全力冲刺年内通车,仙桃→洪湖大通道建成;全国楼市方面,官方明确“二套转首套”可抵扣个税,多地明确延长贷款年龄期限。
楼 市 数 据
4月21日-4月27日,襄阳新增3张住宅预售许可证,取得预售的为樊城区汉成·舜山府、东津新区联投越秀·悦见云庭及襄州区徐东·壹号院项目,共批得住宅预售面积44331.94㎡。
汉成·舜山府为首次取证,此次取得项目1#、2#、3#、5#楼共4栋楼预售许可证,均为17F,户型为建面约145㎡第四代住宅。
联投越秀·悦见云庭此次取得1#、12#楼预售许可证,其中:
■1#楼为9F,户型为建面约116㎡洋房,共36户;
■12#楼为16F,户型为建面约90㎡/103㎡小高层,共64户。
徐东·壹号院取得15#楼预售许可证,共33F(首层架空),户型为建面约108㎡/118㎡,共128户。
襄 阳 要 闻
襄阳城市外环将新增两高速出入口
4月23日,从襄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经过全力争取,二广高速樊城互通、福银高速自贸区互通及316国道连接线3个项目已被成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范围,襄阳城西、城北将各新增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据悉,项目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2028年建成,预计可获得上级支持资金5.4亿元。
项目实施后,襄阳城市外围高速公路出入口将达到12个,分别是襄阳东、东津、峪山、鹿门山、余家湖、襄阳南、隆中、樊城(计划建设)、襄阳西、自贸区(计划建设)、襄阳北、郑岗,可实现城市东西、南北轴线,内环线快速路与城市外环高速公路高效顺畅衔接。
涉及教育用地,襄城区一处地块拟征收
4月21日,襄城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1则土地征收预公告,涉及庞公街道。
拟征收庞公街道办事处河心村委会村(居)民集体所有土地4.9040公顷(具体以勘测定界结果为准),拟征收集体土地拟用于教育项目建设。
襄阳一“地标”建筑预计明年交付使用
眼下,襄阳体量最大的钢结构装配式项目——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计划2026年6月完成建设交付使用。
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总投资约20亿元,由农产品贸易中心、农资贸易中心及酒店三部分组成,项目各单体建设正有序推进。目前,农资贸易中心处于屋面网壳施工,室内同步进行装饰装修,计划10月30日完成屋面施工;酒店处于地下室基础施工阶段,正在桩基施工,计划于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计划于2026年6月份完成交付。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展览、会议、商业、酒店、公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会展综合体,辐射汉江流域及中原城市群,助力襄阳市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
湖 北 要 闻
2.5小时到武汉!西十高铁最新进展
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秦岭马白山隧道日前顺利贯通,标志着西十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目前,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15.5座隧道已贯通13座,无砟轨道试验段已经全面展开施工,新建4座站房工程已开工3座,已开工站房基础和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西十高铁全线开通后,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达,西安至武汉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左右。
宜昌高铁北站全力冲刺年内通车
近日,宜昌高铁北站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各项工程稳步推进,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目前,站房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屋盖提升作业顺利结束。外幕墙施工进度已达90%,装饰装修完成90%,机电安装也完成了95%,项目整体进入最后的收尾攻坚阶段。
效果图
根据最新消息,预计今年年内宜昌北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式通车后,宜昌到北京、上海只要4个半小时,宜昌到武汉仅需1小时,极大促进宜昌和“武汉城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之间的交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仙桃→洪湖,大通道建成
4月20日,经交工验收委员会全面评审,武松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项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为正式通车运营按下快进键。
武松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全长47.975公里,共分为3个标段,其中3标段为武松高速洪湖段。洪湖段自仙桃市杨林尾镇戴桥村起始,至洪湖市万全镇红桥村止,与监利至江陵高速东延段相连,全长约11.64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
武松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项目通车后,对于优化湖北高速路网,强化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改善仙桃市东南部与洪湖市中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提升分蓄洪区的防洪和紧急救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 国 要 闻
全国存量商品房转移登记量增长34.7%
近日,自然资源部举办了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不动产登记相关数据,包括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存量商品房登记等房地产关键数据。其中存量商品房登记件数更是尤为关键,为当下鲜见官方公开披露的全国二手房交易规模数据。
2025年1季度,全国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2014.1万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177.5万本、证明574.7万本。办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238.7万件,同比减少12.1%;办理存量商品房转移登记164.6万件,同比增长34.7%。全国8500多个新建项目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170多万企业群众。各地积极推进不动产“带押过户”改革,新办理带押过户业务7.1万件,涉及带押金额716.9亿元。
官方明确!“二套转首套”可抵扣个税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以热点问题答复形式回应称:纳税人按照《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进行存量住房贷款置换的,由于置换前后纳税人的住房仍为同一套,可以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其中,贷款合同编号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在个人所得税APP在“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变更同一套住房新办理的贷款合同编号等信息。
对于“组合贷”中商贷部分已办理“二套转首套”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也明确:符合相关通知中有关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规定且之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自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开始还款的当月起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多地明确延长贷款年龄期限
据界面新闻消息,北京、西安、昆明、青岛等地已落地政策调整,将贷款到期年龄上限普遍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与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协同适配。
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调整,通过放宽借款人年龄限制,为延长贷款期限创造空间,在释放住房消费潜力的同时,对银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形成新考验。银行需在政策红利释放与风险底线坚守间寻求平衡,既要落实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也要筑牢高龄贷款业务的风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