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双长满茧的双手,
背后都有值得歌颂的故事。
为梦想步履不停,虽缓慢但依然坚定。
因为时间从不辜负每一颗向上生长的种子,
在平凡的生活中,
愿你以梦想为犁,
乐此不疲的耕耘自己、安顿自己!
五一假日绵阳市博物馆将推出“以梦为犁 乐此不疲!——2025年绵博五一社教活动”,约您一起来耕耘~~
活动一
太阳能舂米水车
水碓是一种古老的水利机械,是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远在汉代以前,我国就发明了水碓。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太平御览》一书,引汉代思想家桓谭《新论·离车第十一》说:“伏义之制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又复设机用驴骡、牛马及投水而舂,其利百倍。”这里讲的“投水而舂”,就是水碓。它由水轮、轴、传动杆、碓头和碓臼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水流冲击水轮转动,水轮带动轴和传动杆运动,从而使碓头一起一落,舂击放置在碓臼里的谷物,达到去壳或破碎的目的。水碓在古代广泛应用于粮食加工等领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5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
绵阳市博物馆礼仪大厅
活动对象
8——16岁青少年,活动每场限20人,名额有限,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
活动二
五彩草帽
草帽是以麦草(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编成七股辫,用手工打螺形底,打底后再用草帽机钉成草织或草编的帽子,也是农民夏天在农田劳作遮阳避雨离不开的必备物件。
活动时间
5月2日、5月4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
绵阳市博物馆礼仪大厅
活动对象
8——16岁青少年,活动每场限20人,名额有限,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
活动三
手工竹编团扇
竹编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并因竹子坚韧、耐用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竹编技艺在清朝达到了盛行时期,竹篾编织中采用“压二挑一”、“压二挑二”等诸多制作形式来完成编制,竹编作为非遗手工类传承项目,不仅传承着竹的风骨与美学还凝聚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经验智慧,竹编扇就是其中一种。
活动时间
5月3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
绵阳市博物馆礼仪大厅
活动对象
8——16岁青少年,活动每场限20人,名额有限,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提前预约!
活动四
集赞盖章
本活动每日前30名进馆参加集赞成功(朋友圈分享当天博物馆活动照片集6赞)的游客均可领取绵博精美盖章纸一份。
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5日
活动地点
绵阳市博物馆礼仪大厅
活动对象
每日前30名进馆参加集赞盖章活动成功的游客!
(来源:绵阳市博物馆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