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印度近日开闸泄洪,导致巴基斯坦境内部分地区洪水泛滥,许多平民的家园和农田被淹。
面对突如其来的水情,巴基斯坦方面紧急发声,呼吁中国和俄罗斯介入斡旋。巴方官员表示情况紧急,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再晚几天洪水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灾难。
多棱镜下的克什米尔水危机
克什米尔地区最近又紧张起来了。这次不是别的,争端的核心直接指向了水资源。巴基斯坦公开指责印度,说他们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打开了杰赫勒姆河上游乌里大坝的闸门放水。
巴基斯坦方面说得非常清楚,印度的这个行为直接造成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洪水泛滥,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农业很大程度上就靠着印度河以及它那些发源于印度的支流,水对他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命脉。谁控制了上游,谁就掌握了某种意义上的主动权,这一点,印巴双方都心知肚明。
也正因如此,巴基斯坦这次的反应异常激烈,直接指控印度搞“水资源恐怖主义”。巴基斯坦认为印度这么做可能已经违反了双方在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
这个条约原本就是为了明确水怎么分、避免因为抢水打起来而定的。可现在看起来生命之水似乎摇身一变,成了施压的工具。
毕竟,过去印度方面并非没有过利用水资源优势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的表态或暗示。更何况,气候变化本就在加剧这个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这本就让本就敏感的水问题更添变数。
更让人担心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本来就在让这个地区的水越来越紧张,这一下子让本来就敏感的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面对这个情况,巴基斯坦选择向国际社会求助,公开呼吁大国能够介入,帮助调解当前的紧张局势。
印巴再起波澜,水闸成焦点!
先说作为大国之一的中国,其跟巴基斯坦关系一直很铁,这大家都知道。但同时跟印度的关系又很复杂,地缘上的事不少。所以这次冲突一出来,印度媒体就特别盯着中国怎么表态。
不过从目前官方的说法来看,中国主要还是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具体争的那些水资源问题、边境冲突问题,中国方面似乎没怎么多说,显得比较谨慎和低调。
另一边,俄罗斯方面则显得比较淡定。克里姆林宫直接说了普京总统眼下没计划跟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领导人见面,似乎采取了一种静观其变的姿态。
然后是美国,其在全球事务里向来角色感十足,这次的态度就有点意思了。
一方面,美国之前说过支持印度反恐。但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在印太地区有自己的一大摊子战略考量。比如,他们挺看重印度,觉得印度能帮着平衡一下中国的影响力,可美国也需要整个区域大致稳定。
很显然,美国可能更倾向于做和事佬,一个乱糟糟的南亚次大陆,对美国的长远布局没好处。
当然,这次围绕水闸的风波,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着长期的矛盾和纠葛。
枪声伴洪水?克什米尔局势骤紧!
就在泄洪发生前后,大约是4月26至27日那段时间,克什米尔的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并不太平,双方爆发了小型武器冲突。
和以往许多次摩擦一样,双方都指责是对方先开了火。幸运的是根据目前的报道,这场交火似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问题是水闸事件与边境枪声几乎同时发生,一边是可能影响下游的水坝操作,一边是实打实的军事摩擦,两件事凑到一起,确实让人感觉不太妙。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出来说话了态度挺明确,巴基斯坦不希望事态恶化,但如果对方有动作,巴方肯定保留反击的权利。
说到底这些事都离不开克什米尔这个老问题,当年印巴分治留下的这块争议地,两国都坚持说整个地区都该归自己。
现在连那个本来是用来协调怎么用水的《印度河用水条约》,也卷进了这场没完没了的争端里成了矛盾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前面说这事可能引发人道灾难或者让冲突更厉害,真不是危言耸听。
不管是互相指责对方搞“水资源恐怖主义”,还是边境上响起的枪声,真正倒霉、付出代价的,永远是生活在克什米尔的普通人。
洪水威胁着他们的家园和生计,而长年累月的军事对峙与冲突,让他们活在担惊受怕里。最基本的安全都难保障,更别提其他权利了。
国际上确实应该多看看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人们,有机会就帮一把,更要努力劝双方坐下来谈,以改善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