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羡羽
“跟要饭的似的”“谁穿这么脏到这挤来”“不配坐地铁”……
很难相信,这些带着侮辱性的言语,出自一位衣着光鲜的男士之口。
4月17日晚高峰期间,北京地铁5号线上发生了让人愤怒的一幕。
61岁的赵某峰嫌弃邻座务工大哥衣服脏,指着大哥骂骂咧咧。
尽管务工大哥不断解释自己没碰到他。
赵某峰依旧没有打住,反而越骂越难听。
见此情景,一旁的另一位女乘客杨晓旭再也看不下去了。
她挺身而出说道:
“您要是不愿意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
说完,杨晓旭径直坐在务工大哥的旁边。
面对务工大哥的真心感谢,她轻声安抚道:“没事儿。”
这一幕,感动了无数人。
有人用“衣服脏”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有人用一句话消弭了世俗的偏见。
杨晓旭的暖心举动,被网友称赞为“北京地铁最动听的声音”。
4月22日,杨晓旭在社交平台发布笔记,回忆了当天地铁上的经历。
她表示,自己只是碰巧出现在那一刻,碰巧说出了大家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话。
直言:
“同理心是爱的一种,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重要,理解本身是人最大的馈赠。”
杨晓旭这样的故事并不是孤例。
2021年7月,杭州正经历高温炙烤中,一名外卖小哥因中暑只能蹲在书店门口休息。
书店经理看到后主动邀请他进店,还体贴地递上冰水,说:
“进来吹空调,你们比我们辛苦多了。”
小哥千恩万谢。
后来门店经理坦言:
“他们送餐时连厕所都不敢上,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书店空调吹散的不只是暑气,更有世俗偏见。
北京医院有个传统,他们会在农民工候诊区专门铺设防尘垫。
这倒不是嫌农民工兄弟脏,而是体谅他们的劳累。
旁边的提示语是这么写的:
“辛苦一天了,请安心休息。”
真正的关怀从不在脚下设防,只在人心筑桥。
还有杭州面馆的“无声点餐牌”,也温暖了无数人。
杭州有家面馆老板,为了给聋哑外卖员提供便利,不惜自学手语,制作图文菜单,让外卖员指一指就能轻松完成点餐。
面馆墙上还写着:
“您用手说话,我用心倾听。”
真正的善意无需语言,行动自有千钧之力。
杨晓旭的一句“我愿意跟他挨着”;
书店经理的一杯冰水、医院里的防尘垫;
面馆老板那张贴心的菜单。
它们像暗夜里的微光,照出了人性最珍贵的底色。
真正的善良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平视的共情;
不是口号式的关怀,而是落到细节里的行动。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
当善意在人与人之间流动,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愿你我,都能拥有共情他人的善良;
愿世间,能多一分温情,少一些冷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