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破坏、不砸墙,轻松解决防水问题......”当家里漏水的时候,收到这样一条广告推送,您是不是顿时有种遇上救星的柳暗花明之感呢?海口的陈老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但他打来电话向我们栏目求助,称原本想花钱补漏“一劳永逸”,不料现在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成了“水帘洞”,这一切都要从三年前说起。

“2022年的6月22号,在网络上看到广告就马上联系来做补漏,现在看到这个漏啊,我心里非常难受。”陈老已经年近八旬,跟记者介绍起家里这两间卧室天花板漏水的现状,他仍是愤懑不平。陈老出示的这份防水补漏合同书上写明,三年前他和一名叫宋某春的师傅签订了“楼顶免砸砖施工”的防水工程项目,花费5200元,竣工后十年内免费维修。陈老说,那次高压灌浆补胶后,他以为自家房屋漏水的问题能够因此得到解决,但是完工几个月后,天花板偶尔会出现丁点的水滴渗漏,起初他也并不在意那些小问题。可是直到去年台风“摩羯”后,这两间卧室的漏水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这让陈老对三年前的这次“防水补漏”,产生了怀疑。


“他老是耍赖,又不保修,叫补漏师傅来了很多次,结果都没有来;就那天来了一次以后,他说这个不归我管了,这不是我补的,要补的话你要再加给我两千块钱。”工程单价按65元一斤计算、收费5200元进行的防水补漏,承诺竣工后十年内免费维修,为何才三年就拒绝负责呢?


在记者的见证下,陈老再次联系上当时施工作业的宋某春师傅,进行沟通。

“没修的地方不在保修范围,你干嘛一直找我,不接电话也不合适,接了电话你又一直这样讲,我承认是我修的,但不是我修的点漏,你没看到吗。”原来,防水补漏工人宋某春认为,现在房屋漏水的点位并不是之前他维修的,不在防水保修范围内,现在需要有偿维修。

对此,陈老不认同,坚称如今的漏水点就是当年的维修点。双方各执一词,记者提出让宋某春前来陈老的家里当面指出问题所在,不过对方表示,他不在海口,只能通过在线视频,进行指认。


面对记者提问,防水补漏工人宋某春表示,因距离施工已过去两三年,且房屋补过涂料,难以看出维修打孔位置;他称当时没有维修施工图等相关记录,也不记得施工单价及使用材料。不过,陈老却表示自己的维权,要一追到底。

无照经营施工资质遭质疑

施工方退回全款并道歉

陈老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投诉。4月24号,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投诉已转至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美兰分局进行核查处理。4月24号下午,记者也来到这个地址进行走访,店家告诉记者,原先的防水补漏店已经不在这里经营。

现场,记者再次拨通防水补漏工人宋某春的电话,宋某春承认,自己的店铺早已倒闭。

而就在记者调查采访后,宋某春给陈老在微信上发送了5200元的退款。4月25号下午,双方签订了《退款及和解协议》,协议里写明,甲方宋某春承认2022年6月22日承接乙方房屋补漏工程时,无营业执照及防水资质,乙方收到全款后,不在追究甲方本次补漏协议。此外,宋某春还作出了《道歉声明》称, 给房屋屋主补漏时未取得相关资质,现已与业主达成和解并退款,请大家引以为戒,选择正规公司施工。



防水补漏乱象调查

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 维修市场急需“维修”

陈老先生这遭遇,不禁让我们想起网友给价格高得离谱的事物的戏称——“刺客”。近些年来,“防水补漏刺客”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那么,防水补漏的市场究竟有没有统一规范呢?

现如今,“防水补漏”的宣传,正以各种形式和载体引入我们的眼帘:住宅楼里的小广告、道路上的汽车车身信息,还有线上的活动推荐等等。日前,记者随机在某社交软件上搜索“防水补漏”,多个自称能承接防水补漏工程的公司的优惠团购等信息展现出来。记者随机点击其中名为“华夏久安”和“鲁班天宁”这两家公司的账号,咨询补漏事宜,公司客服称,很快会安排专业工程师联系记者。4月25号上午,和记者对接后,这两家公司指派的三名工作人员来到记者指定的房屋,查看漏水问题。无一例外,这三名工作人员都有推荐“高压灌浆补漏”或者“打孔注胶”,但价格却是五花八门。

在防水补漏的现场沟通中,久安・建筑渗漏修缮的签约工人表示包工包料 98 元一斤,因室内缝隙情况不明,无法确定注胶用量;鲁班天宁的签约工人先后给出 68 元一斤、120 元一斤的报价,均称按实际使用斤数付费,其中 120 元一斤的报价被问及昂贵原因时,工人解释是材料品质好 ,同时还提到施工需 100 多斤胶起步。


补漏材料报价悬殊,甚至还无法估算实际用量,而当记者问起是否有正规公司、能否出具合同时,这几名工人说他们都是和平台上那些打广告的公司签约的,有的自称是个人承接业务,有的自称是海口本地开店的,但他们都无法出具盖章的合同。

防水补漏注的格不同、又不能出具合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几名工人承诺的保修期也是长短不一。鲁班天宁签约工人先后称质保期一般为五年、十五年,久安・建筑渗漏修缮签约工人则表示质保期为三年。


而平台公司上标榜的这些“专业工程师”,到了现场后只是声称自己有丰富的经验,没有取得任何证件和资质。

为了取得记者的信任,久安·建筑渗漏修缮这名工人还拿出了检测报告,声称这款要120元一斤的灌浆料是绿色环保、合格达标的。记者随后也来到海南本地较大的建材市场走访,询问防水补漏的材料。多家门店的工作人员称,没见过也没听过这款平台公司签约工人推荐的材料,


此外,正常市面上售卖的补漏材料价格没有那么贵。

金盛达建材城某防水材料店工作人员表示,油性防水材料 170 元 / 10 公斤,水性防水材料 155 元 / 10 公斤。针对注胶工人 “一斤几十到上百元” 的收费说法,工作人员指出按斤收费是坑人行为,此类价格虚高,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 。

此外,多家有店面且取得营业执照的防水补漏商家称,在进行作业之前,他们会出具合同,而他们也更偏向接工地的单。“做公家的,干工地的省心。”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有标准

消费者选择施工方要多考量

建筑防水和民生息息相关,但眼下市场乱象重重,相关的监管如何加强?我们消费者又该如何擦亮双眼,保护自身的权益呢?

事实上,近些年来“防水补漏刺客”的事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这当中,有不少涉及诈骗,受害人报警后,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 2023年11月,北京的陈先家卫生巾漏水,维修工人庞某声称修缮用胶是加强型纳米高分子结晶材料,300元一斤,保修十年,根据漏点的面积所需注胶,最后桶内液体少了40斤,费用高达12000元。然而,一个月后陈先生发现卫生间又开始漏水,但维修工人始终联系不上,便报警求助,最终庞某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而很多消费者的类似遭遇,往往只能以消费纠纷进行处理。


  • 2024年3月,海口的李先生发现家中厕所外墙有脱落的痕迹,担心是渗水的原因,他便通过网络平台寻找上门补漏的工人,注射胶水约60斤,支付4500元,可哪想花了高价钱,后续漏水问题反而更严重,当他再次联系工人时,对方以没空为由拒绝上门维修,李先生投诉给海口市市场监管部门,但由于涉事公司注册地在广东,因地域管辖范围限制,海口市市场监管部门无法进行监管。


那么,防水补漏这个行业是否有严格的监管呢?记者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我省在2018年有出台《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但这个标准文件不是监管条例,此外此项标准更多也适用于新建的或者大型的房地产工程,而海口市市场监督部门称他们也只能核查商家的经营行为,行业监管也不在他们的范畴。室内装修行业专家提醒,审慎选择新型的注胶补漏工艺。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贺雪征指出,高压灌浆补漏工艺存在诸多问题:操作难度大,打眼深度和材料兑水比例无统一标准,不同工长手艺工艺参差不齐;且材料品牌繁多,有进口、国产之分,难以知晓施工方具体使用何种材料,因此无法保证施工方不会使用伪劣材料 。

海南省建筑防水协会有关方面提醒广大业主和房主,如果家中有防水补漏需要,一定要注意选择专业团队,可以找线下实体店,也可以找专业团队,签订正规的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业务,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当然,找个有实体的单位来做防水工程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施工方进行漏水检测,找到问题所在,给出施工方案,如果未进行任何检测,直接注胶补漏,不仅无法准确找到漏水病症,还可能导致漏水问题越来越严重。


海南省建筑防水协会技术委员会会员欧阳俊表示,防水维修应遵循 “因漏施治” 原则,管道漏水就维修管道,墙上或楼板出现裂缝则修补裂缝,根据漏水原因采取针对性维修措施 。

此外,消费者还要警惕价格陷阱。“低价格、高品质”的占便宜心理和“小工队、大服务”的侥幸心理不可取,另外,日常要留心查看房屋的问题,提倡“小修”而不是“大补”,避免大面积维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欧阳俊指出,在防水施工中,应查看所用材料是否有合格证、是否来自正规厂家,确保材料无毒;同时建议房屋每隔两年进行一次保养,通过预防性维护,避免渗漏问题发生。

编辑:戴玉春

审核:郑伟、孙殿洋

监制:孙帅

直播海南(ZBHN66810110)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