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关税战一触即发,波音的命运也紧紧攥在双方的手中。

波音原本计划向中国交付49架,前4个月已经交付20架,剩余29架因关税战而前景不明!

扭头特朗普和波音CEO紧急施压,要求中国承担违约责任。

印度和马来西亚借机“捡漏”,试图趁火打劫,欲接盘中国拒收的波音飞机。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国产的大飞机C919竟横空出世、硬气亮剑!

波音,恐怕要彻底面对这一挑战了......



波音的“灾难”:美国的“甩锅”与中国的硬气

自从中美关税战爆发以来,波音公司的困境就逐渐显现出来。

关税一上波音的客机价格暴涨,这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作为最大买家之一,中国原本预计将购买49架波音客机,前4个月已交付20架,剩余29架因关税战而前景不明。

波音公司原本希望通过继续向中国交付这些飞机来维持自己的订单量,但中国的航空公司却采取了强硬措施:三架波音737 Max被直接拒收。



这一举措令波音和特朗普团队措手不及。

波音CEO紧急发布声明,威胁如果中国继续拒收,波音将不再为中国生产任何飞机。

特朗普也立即站出来发声指责中国涉嫌违约,要求中方赔偿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违约金。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拒绝接受这些飞机并非无理取闹,而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导致的不可抗力。

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如果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通常是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并非对波音情有独钟。



在过去几年里,由于波音737系列的质量问题,国内航空公司已经减少了对波音的依赖。

中国航司开始转向空客,并对波音的未来采购保持谨慎态度。

即使波音不再为中国制造飞机,国内市场依然有足够的选择,甚至不依赖于国外的飞机制造商。



印度与马来西亚的“背刺”与趁火打劫

面对波音的困境,印度和马来西亚迅速站出来表示,愿意接盘中国拒收的波音飞机。

印度航空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波音的目光,而马来西亚也希望借此机会补充其航空机队。

随着中国的拒收行为,波音在亚洲市场的布局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但事实上印度和马来西亚的航空市场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航空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每年波音向中国交付的飞机数量占其全球交付量的25%。

与之相比印度的航空市场仍显得相对小众,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也面临着燃油价格和运营成本的巨大压力。



即使这两国能够接盘,也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波音的损失依然难以挽回。

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接盘”行为,实际上是在趁火打劫。

这些国家试图通过低价购买退回的波音飞机来压低采购成本,并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待遇。



印度尤其看中了这一机会,想要通过低价获得波音飞机,并以此加强自己的航空市场。

而马来西亚则希望借此填补自己的航空公司机队空缺。



可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波音的“困境”并非短期的市场调整,而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长期博弈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即便印度和马来西亚接盘,波音的未来仍然充满变数。



C919的崛起:中国航空业的“逆袭”

在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之中,中国的C919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C919是中国商飞自主研发的大型喷气客机,旨在打破波音和空客长期垄断的局面。

尽管在量产方面起步较慢,但随着国内航空公司对波音的依赖逐渐减少,C919正逐步走向市场,并逐渐占据一席之地。



C919的崛起并非偶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航空公司加大了对国产飞机的投入。

C919是一款优秀的国产大飞机,但目前它在性能等方面与波音737 Max相比,还不能简单地说不相上下。

更关键的是中国商飞已经在C919的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CJ-1000A发动机的研发突破,为C919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府对C919的支持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国家重点项目,C919的量产和交付正在稳步推进。中国不仅有了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而且还具备了制造和维护的完整体系。



随着C919的逐步投入使用,中国航空市场逐步摆脱了对外国飞机制造商的依赖,航空制造业实现了自主可控。

C919也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商飞正在争取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适航证,一旦获得这些适航证,C919将在全球范围内与波音和空客展开竞争。



但其实这种说法有些过于乐观,获得欧美适航证只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要在全球范围内与波音和空客展开全面竞争,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市场份额的争夺、运营经验的积累、客户信任的建立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客的机会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一直是全球航空制造业的焦点。

在波音质量问题频发,且中美贸易战的阴云笼罩下,空客无疑看到了拓展中国市场的机会。

空客的A320系列近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步上升,成为许多航空公司首选的客机。



特别是在波音737 Max停飞后,空客的A320和A321系列迎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空客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突破,而且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也不断提升。

随着空客天津总装线的投入使用,空客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逐步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来说,空客逐渐成为与波音抗衡的重要选择。

而国产飞机C919的逐步崛起,也使得空客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未来空客、波音和中国商飞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而中国航空市场的多样化和自主性也将为全球航空制造业带来新的变化。



而波音和空客,面对中国强劲的竞争压力,恐怕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布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