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也被称为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叶酸作为一种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一旦缺乏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对本身就有慢性病基础的患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来说,缺乏叶酸不仅会影响对疾病的控制,还有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这些慢性病患者需要补充叶酸。
首先是高血压!有人可能会疑惑,高血压不是吃降压药就行吗?为什么还要补叶酸?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在我国,75%~80%的高血压患者都是H型高血压:即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如同持续紧绷的琴弦。而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则像在琴弦上反复摩擦的刀片——这种含硫氨基酸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炎症因子风暴,促使血管壁胶原纤维异常增生。研究表明,Hcy每升高5μmol/L,脑卒中风险增加59%,这种破坏力在高血压背景下呈几何级数放大。
而叶酸在此过程中扮演"分子盾牌"的角色。它通过甲基化循环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无害的蛋氨酸,这一过程如同为危险的代谢废物装上安全阀。当叶酸缺乏时,转化效率下降,Hcy在血液中堆积,形成"代谢-血管损伤"的恶性循环。所以高血压患者,尤其是H型高血压需要补充叶酸。
此外,叶酸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叶酸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因为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常有叶酸缺乏、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进展,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糖尿病患者也常伴随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增强,同样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而叶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能够辅助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同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在认识到叶酸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后,如何科学合理地补充叶酸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一部分叶酸,比如,蔬菜、水果、豆类等。但由于食物中的叶酸含量比较有限且容易受到烹饪方式的破坏,因此,更好的方法是在食物补充叶酸的基础上,选择一款小剂量的叶酸补充剂,比如斯利安叶酸片,共同完成增补目的!
作为市面上最常见的小剂量叶酸,它的每一片都精准地含有 0.4mg 叶酸,这一含量经过了科学的验证与考量。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每天服用两片,这一剂量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其机体对叶酸的特殊需求,助力维持健康。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病所使用的斯利安叶酸片属于处方药的范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叶酸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地补充叶酸,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一鸣,翟志敏.老年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3):547-549.
[2] 刘夏红,崔玲玲.叶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151.DOI:10.16281/j.cnki.jocml.20180905.001.
[3] 石仁丽,丁选胜,王俐,等.叶酸对心血管相关疾病作用机制及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6,14(05):516-520.
[4] 王昱,张红瑾,姬劲锐.叶酸联合维生素B12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4,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