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政府以“集约化建设”和“信创改造”为核心抓手,持续推进政府网站改版工作。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强化安全,逐步构建起高效、智能、安全的数字化政务平台。以下结合典型案例,梳理当前政府网站升级的实践路径与创新亮点。
一、集约化建设:破解“信息孤岛”,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多地政府以“1+N”模式推进网站集群化建设,通过统一平台打破部门壁垒。例如:
- 泸州市打造市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整合市、县(区)共 51 个站点,实现信息跨层级共享;
- 晋中市采用动易政府网站集约化解决方案,建成涵盖40个部门子站及试点县级站点的集群平台:集成11669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7126项可全程在线办理,涵盖民生高频事项如社保医保、企业开办等。
晋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界面截图
此类模式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运维”降低重复投入,同时依托数据中台实现政策、办事指南等资源的标准化归集。
二、信创改造:筑牢安全底座,推进技术自主可控
为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晋中市人民政府加速推进网站信创适配:
- 自主可控技术架构:基于方案完成国产化改造,支持飞腾、鲲鹏等国产芯片环境运行,实现PC端与移动端信创适配
- 等保2.0合规建设:构建“政务云+站群系统+安全运维服务”三级防护体系,通过数据加密、跨站脚本防护等30余项安全机制,防范网络攻击风险
- 运维监测升级:部署动易安全防护平台,实现错别字监测、敏感词过滤、漏洞扫描等智能运维功能,网站安全事件响应效率提升60%
三、服务升级:从“信息发布”到“场景化服务”
改版后的政府网站聚焦用户体验,以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
- 政务服务智能化
- 全程网办体系:集成11669项政务服务事项,7126项实现“零跑动”办理,网办率达100%
- 移动端适配:采用动易多屏自适应技术,开发手机版、适老版界面,政务查询、事项申报等核心功能移动端适配率超95%
- 政民互动立体化:整合12345 政府热线、市长信箱等渠道,年均处理留言5127条,办结率100%
部分城市还探索“政务+新媒体”融合模式。如嘉定区政府网站关联微信、微博平台,实现政策解读、办事进度等信息的跨端同步推送,构建“一站多端”服务矩阵。
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四、技术赋能:动易方案助力标准化建设
在技术路径选择上,动易软件的政府集约化网站群解决方案因符合集约化与信创要求,成为多地改版的技术支撑。其SmartGovPortal 系统提供标准化内容管理、政务公开和在线办事模块,支持多级权限分配与安全防护机制,已在多地实现“栏目标准化率超90%、数据迁移效率提升40%”的建设成效。
五、长效运维:安全与体验并重的管理机制
为确保改版成果可持续,多地建立“监测-考核-优化”闭环:
- 黄石市通过栏目精简(从1000个缩减至191个)和模板优化,提升网站响应速度与易用性;
- 龙华区制定15项运维KPI,涵盖信息更新时效、互动响应速度等维度,并依托主站实时监控子站运行状态。
政府网站改版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通过集约化整合资源、信创化筑牢安全、智能化提升服务,各地正逐步实现从“职能导向”向“用户导向”的转型。未来,随着AI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政府网站将更精准地回应公众期待,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载体。
(注:本文综合多地政府公开案例及技术方案整理,数据引自2024-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及权威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