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以对中国层层加征关税,万斯敢公然称中国人叫乡巴佬,但这两个不可一世的西方政客在面对同一个人时却默契地低头,露出前所未有的谦逊,这个人住在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拥护者,他就是罗马教皇方济各,令人遗憾的是,方济于今年的4月21日去世,前一天刚会见完万斯。



全球有14亿天主教徒,占世界人口的 17.67%,也就是说几乎每6个人中有一个人就是天主教徒,这个庞大团体的精神领袖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而刚去世的方济各是第266任教皇,他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是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没有欧洲背景的教皇。

作为一个财经博主,我对宗教研究不多,为什么关注到方济各,因为他不仅是重要的宗教领袖,还是全球政策议程和投资流向的重要变量,影响世界经济形势。

可能这样听起来太空了,给大家讲一个具体的:

方济各在任期间倡导全球团结与合作,帮助恢复了美国和古巴中断53年的外交关系,是他在背后多次秘密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总统劳尔・卡斯特罗,在并且还为双方就敏感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提供了中立的对话地点,也就是让他们来梵蒂冈秘密会谈,最后推动了关系的缓和。

所以11年前澎湃新闻关于此事的报道里写,奥巴马和卡斯特罗均提及梵蒂冈教皇方济各及加拿大对推动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美国和古巴这次外,方济各在任期间还多次积极介入全球冲突中的调解与呼吁。2016年,委内瑞拉国内经济持续恶化,总统马杜罗的支持率不断走低。反对派控制的议会要求启动罢免马杜罗的公投,但政府掌控的国家选举委员会中止了公投进程,引发了双方的激烈对抗,街头暴力冲突频发,这时方济各介入委内瑞拉局势,促使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和谈。

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以来,方济各每次露面都呼吁和平,每周至少两次。这场冲突导致梵蒂冈与俄罗斯东正教的关系跌至新低,当时方济各还批评,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不应表现得像“普京的祭坛男孩”。

方济各可以对全球关系走向发挥影响,当然有他是13亿天主教徒最高领袖的身份加持,但他的个人影响力还源于他的言辞和行动常常超越宗教领域,推动和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如多次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呼吁关注贫困问题,批评“不平等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疾病”等。

甚至因为他批评资本主义加剧不平等,主张经济改革,这些观点与共产主义的某些理念相似,还被一些保守派讽刺为共产主义者。

这些与他个人经历密不可分。方济各1936 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家庭并不富裕,他是家中的长子,青年时期曾做过保镖,擦过地板,当过化学技术员,21 岁时一场肺炎夺走了他部分右肺,濒死的痛苦让他直面生命的脆弱,他经历过阿根廷的经济危机,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所有这些经历让他对贫困和社会底层人民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他选择以“清贫圣人”圣方济各为名号,上任后拒绝住教皇宫殿、穿旧皮鞋、拥抱残疾儿童,让女性在罗马天主教会中获得更大的平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以谦卑的首秀打破了天主教的惯例。

在2013年3月13日傍晚,方济各当选后首次出现在圣彼得大殿中央阳台,向聚集在广场的逾10万名信众发表讲话,需以新教皇身份首次祝福人群,而他说的是:请为我祈祷(pray for me)。人群瞬间寂静,随后爆发出欢呼与哭泣声。



在这里要补充一个背景:传统上教皇首次露面是“祝福信众”,而方济各却先躬身请求信众“为他祈祷”,将教皇从“神权象征”还原为“信仰同行者”,这一革命性的举动奠定了他谦卑的形象。对方济各的资料研究中,我觉得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能感知他的优点,因为他身上有的中国人崇尚的谦卑和仁爱。

方济各用他的身份和影响力,在任期内多次就美国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发表观点并采取行动。

2015年9月,教皇方济各访问美国引发了轰动,成为华盛顿特区自1963年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以来最大的一次安全保障行动。我翻了中国驻华盛顿记者王冰汝的描述,她说美国总统就职民众挤满的只是从华盛顿的国会到白宫之间的主干道,但方济各访问的时候,所到之处,每一条街都被人占满了,为了看到教宗的车队,有的人前一天还在马路上打地铺。

方济各曾在2015年9月访问美国,期间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这是历史上首次有教皇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这次演讲涉及多个议题,如气候变化、移民、经济不平等等。在演讲时候,方济各背后站着的众议院议长博纳因内容深刻触动其宗教信仰与政治理想三次擦眼泪,不到一个月后他就辞去了众议院长职务。



方济各任期恰逢多重危机叠加,他倡导的议题与时代痛点高度契合,在叙利亚战争、中美洲移民潮等背景下,他室极少数以全球道德领袖身份公开且持续批评欧盟“堡垒政策”和特朗普“零容忍”移民政策的国际人物。

甚至在今年1月19日,距离特朗普宣誓就职几小时前,方济各通过一家意大利电视台发表声明称,美国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的做法是“可耻的”。2月初,他罕见地向美国天主教主教们发出公开信,称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将会“糟糕地结束”,并驳斥了万斯用中世纪天主教教义为其政策辩护的做法。

去世前一天恰逢天主教重要节日复活节,方济各让助手宣读了他的祝福信件,信里提到了在战火中的加沙和乌克兰人民,还提到了也门、叙利亚,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非洲的萨赫勒地区、东非、苏丹和南苏丹、刚果金,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冲突地区,“和平”作为关键词贯穿始终。



之所以由助手宣读祝福信件,因为方济各的身体已经不支持他再做这些事情了,但他还是在最后一刻接见了万斯,方济各与万斯的会面并未被梵蒂冈官方公开详细记录,但根据多方媒体报道和参议员办公室的声明,双方不到15分钟的直接对话时间里,讨论的议题可能聚焦于移民政策的分歧与共识,经济不平等与工人阶级困境和乌克兰战争与和平倡议等。



教皇去世本身对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其作为“全球化价值观象征”的角色还是会带来深远影响:在政治上,他凭借道德权威塑造公众舆论,推动和平谈判,调解国际冲突,如刚才说到的美古关系正常化及非洲国家的和平进程,他的离世会使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面临新变化;

在投资方面,方济各生前调解的俄乌、委内瑞拉等冲突若失去宗教斡旋渠道,美国军工复合体与能源巨头的地缘投机将更活跃,加剧资源民族主义风险。其离世可能成为全球价值观投资退潮的象征性节点,加速资本向“安全资产”,如美元、黄金进行避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方济各是在禧年去世,禧年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每25年一次,禧年强调“宽恕”与“重新开始”,历史上并无明确记录表明有教皇在禧年期间去世,方济各应该是第一个,这一事件被教徒视为“以身殉道”或“上帝对时代的警示”。对信徒而言,它是获得救恩的契机;对世俗社会而言,它是反思冲突与分裂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镜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