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的夏天与记忆中的横道世之介
写在前面
你是否还记得生命中那个平凡却闪耀的夏天?那个纯真温暖的朋友,那段热烈自由的旋律?若青春有形状,或许是东京街头青年横道世之介微笑时扬起的嘴角,也是列宁格勒夏夜里维克多·崔在用吉他迸发的炽烈音符。青春,从未未囿于某座城市,也不止于一种声音,而是在每一次真挚相遇与无畏呐喊中,谱写着永恒又独一无二的诗篇。
这一次,我们将以银幕为镜,连接两个充满回响的青春世界,回到那个温暖炽热的1980s:
冲田修一镜头下温情的平凡史诗——《横道世之介》:本片用160分钟的细腻叙事,将吉田修一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故事娓娓道来。影片讲述了一个来自长崎的小镇青年横道世之介,在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东京大学生活中,从青涩懵懂到逐渐成熟的成长历程。电影用平凡的日常编织出笑泪交融的生命画卷,温柔而克制地展现出横道世之介在 生活中闪烁的美好和情感流露中的真诚——如同一杯回甘的清茶,让人回味无穷。那平凡中的点滴情怀、回忆背后的隐秘哀愁,在欢笑与泪光中,唤起我们对生活中每个被遗忘的温柔瞬间的珍视。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执导的《盛夏》,这是一个关于摇滚、爱情和友谊的故事:《盛夏》以黑白影像搭配不羁的色彩变化,追溯了前苏联那段特殊年代的摇滚梦——在那时,摇滚是一种宣言,更是一种反叛与自我救赎。《盛夏》在虚实的变化中,让八十年代苏联摇滚青年的躁动心跳穿透银幕;并且通过光影与音符,描绘出了列宁格勒摇滚青年的诗意与狂热。影片以黑白与彩色交织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时而梦幻、时而真实的视听奇观,展示了维克多·崔在追寻摇滚梦想道路上燃烧般的青春与叛逆。当黑白画面突然迸发彩色乐章、当动画突破现实桎梏、当超现实解构时代禁锢,每个音符都成为对抗虚无的宣言和对自由的呐喊。黑白影像与摇滚乐的碰撞,不仅宣泄了压抑时代的情感,更成为自由灵魂的狂欢和礼赞。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摇滚明星的传记,更是一段关乎爱、友情与时代回响的集体记忆。
此次展映将为影迷献上两部不容错过的佳作:前者以平凡日常中的温情打动人心,后者则以激昂狂放的吉他旋律震撼灵魂;一个如樱花般温润细腻,一个仿若烈酒般直击心扉。无论是东京街头那拂面的夏风,还是列宁格勒中激荡的摇滚节拍,都在描绘那段久远而永恒的记忆。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映,让所有热爱电影与生活的人,在影像的流动中重新再次拥抱温情与热血,感受跨越时空的心灵共振。
注:本次活动为正版授权放映。(特别鸣谢:房NN)
活动详情
时间:
·5月18日 周日·
《横道世之介》
14:00—16:40
《盛夏》
17:00—19:06
地点:
后续通知
周边:
主视觉海报、纪念票根、明信片
转发本次活动推文至朋友圈,集齐20个赞,即可领取一款定制冰箱贴!
参加活动请扫码进群(如群已满员,请添加微信FJHFelix,备注“5.18”)
影片简介
列宁格勒的夏天,维克多·崔用吉他迸发出的炽热音符
盛夏
Лето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 俄罗斯/法国 | 2018年 | 音乐/传记 | 俄语/英语 | 126min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2018)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第31届欧洲电影奖 (2018) 最佳美术设计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摇滚、爱情和友谊的故事。列宁格勒,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摇滚音乐在当地风靡一时。
维克多·崔是位年轻的音乐家,就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他也被齐柏林飞船和大卫·鲍伊的音乐所吸引,并尝试在摇滚乐坛上闯出一片名堂。一天,他遇到了偶像迈克和他漂亮的妻子娜塔莎。这次邂逅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
他们三人将一同写就维克多·崔的传奇,使他名留青史。
导演阐述:
这不是一部怀旧电影,而是一场用音符对抗铁幕的起义。当维克多·崔的吉他声在列宁格勒的地下俱乐部响起时,我们记录的不仅是摇滚乐的诞生,更是自由意志如何在高压缝隙中野蛮生长。
在苏联的灰暗年代,摇滚乐是年轻人呼吸的氧气。维克多·崔和他的乐队‘Kino’不是叛逆符号,而是用旋律在体制的铜墙铁壁上凿出裂缝的匠人。
我选择用黑白影像呈现日常生活的压抑,却在音乐响起时让画面爆炸成彩色动画——这是对审查制度的隐喻:当音符撕裂现实的帷幕,想象力便能挣脱地心引力。
有人问我为何在电影中加入大量超现实场景,比如漂浮在空中的麦克风、化作飞鸟的吉他拨片?我想说,极权统治下,艺术本身就是超现实的。那些被克格勃监视的夜晚,年轻人用即兴创作的歌词传递密码,这样的荒诞难道不比任何虚构更魔幻吗?
《盛夏》不是对八十年代的悼念,而是一封寄给当代青年的信:当你们觉得自由遥不可及时,请记得,曾经有人在更窒息的年代,用三和弦和诗行造出了翅膀。
此去经年,当我们再次想起横道世之介
横道世之介
A Story of Yonosuke
冲田修一 | 日本 | 2013年 | 剧情/爱情 | 日语 | 160min
*2014年 第37届(2014) 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奖 绫野刚
*第56届(2014)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影片奖
*第56届(2014)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男主角 高良健吾
剧情简介:
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海港小镇的青年横道世之介(高良健吾 饰)一脸懵懂地出现在东京街头。正如他那个有些奇怪的名字一样,世之介仿佛与现代化大都会有着天然的差距,不过这个天生乐观且迂直的大男孩很快融入到新生活之中。
在喧闹的校园里,他最先与仓持(池松壮亮 饰)、阿久津唯(朝仓亚纪 饰)相识,又和藏有秘密的加藤雄介(绫野刚 饰)短暂交往,与纯真无邪的富家千金与谢野祥子(吉高由里子 饰)谱写了一段浪漫恋情,也似乎曾对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千春姐(伊藤步 饰)心怀好感。
此去经年,这些人偶尔停下脚步,摹地便想起那个曾给他们的生命留下美好回忆的世之介,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情感?本片根据吉田修一的同名原作改编。
导演阐述:
我想拍一个“普通到连观众都替他着急”的少年——世之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存在的每个瞬间,都在他人的记忆里种下光。当他傻笑着递出半个西瓜,或是扛着相机追拍樱花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角色,更是自己曾错过的那些微小奇迹。
拍摄时,我刻意避开了戏剧化的冲突,比如他给独居老人拍照、在泳池边啃西瓜的片段,都是在捕捉“人生中不会被写进履历却真正活过的证据”。高良健吾的表演让我惊喜,他让世之介的善良显得毫无攻击性,就像温水一样包裹住观众。
有人说这是部“ 反高潮”的电影,但我觉得,当结尾所有人想起他时都不自觉地微笑,才是对生命最汹涌的告白——原来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可以如此轻盈又如此深刻。
我非常不想把片子拍得结尾很阴沉很悲伤,而是想更多的让他变成,不管世之介是否故去,他在别人的回忆里都是那样让人开心的,可以笑出来的这样一个人。就是一直不断地以这样的回忆来贯穿吧,着眼于他可笑可爱的部分来描写。
导演简介
冲田修一
冲田修一(Shuichi Okita),1977年1月1日出生于日本,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系,是日本当代知名导演、编剧及演员。
他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著称,被称为日本当代“日常奇迹”的捕捉者,他擅长通过喜剧与温情结合的方式探讨人性、孤独与自我实现等主题,以纪录片式笔触与荒诞幽默的微妙平衡,在《南极料理人》《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等代表作中践行“无用美学”——擅于从晾衣绳上的衬衫褶皱、便利店饭团的咀嚼声中提炼神性。
其作品常被形容为“阳光下的慢发酵”,拒绝宏大叙事,专注描摹普通人生命里“不足为外人道”的温柔褶皱。2013年《横道世之介》横扫日本电影旬报奖三项大奖,被影迷奉为“日式青春片的终极解答”,导演本人则自嘲:“我只是个爱拍笨拙人类如何踉跄着相爱的记录员。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俄罗斯后苏联时代最锋利的艺术匕首,1969年生于俄罗斯莫斯科,身兼导演、剧作家、先锋戏剧改革者多重身份,其作品以尖锐的社会批判和实验性风格闻名,常因涉及政治隐喻与性少数群体议题引发争议,但国际影坛评价极高。
代表作品有《彼得罗夫的流感》《盛夏》《门徒》。从《门徒》对宗教狂热的审判,到《盛夏》重构苏联摇滚秘史,其作品始终游走于历史档案与超现实狂想之间,被《电影手册》称为“用胶片实施的政治行为”。
拍摄《盛夏》期间,他在电子脚镣监控下远程指导,让影片中“音乐冲破铁幕”的意象成为现实寓言。柏林电影节评委曾如此评价:“他的镜头里既有古拉格的寒气,也有永不熄灭的篝火。”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