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里的鱼种可以说是全国最复杂的,在里面钓到什么样的鱼都是有可能的。不管是洄游的鱼类,还是外来物种,只有想不到的,没有钓不到的。在2024年11月,广州钓友朱先生在珠江夜钓时,就意外钓获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眼怪鱼。
据朱先生说,他在珠江边钓鱼少说也有二十年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鱼没见过?但眼前这条怪鱼还真是头一次钓到,让经验丰富的他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条鱼与常见的河鳗有几分相似,都是细长的身体上覆盖着黏液,不过它那双凸出的眼睛实在是大得离谱,圆鼓鼓的眼球向外突起,简直就像两个小灯泡,几乎占据了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一。它真的是河鳗吗?
出于谨慎,朱先生给这条怪鱼拍摄了几张清晰的照片后就给发到了网上,想看看网友们是否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鱼,照片一经发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短短几小时内就收到了上百条回复,网友们的猜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网友说看这细长的身形,很像自己以前钓过的白鳝,但这双凸出的大眼睛确定没有经过PS处理吗?
还有网友说这双呆萌的大眼睛多可爱啊!建议立即联系渔政部门,说不定是新发现的物种呢!最后有网友说从外形来看,它就是条普通的河鳗,估计是电鱼设备或寄生虫导致它变成这样的。去年自己也钓到过类似的怪鱼,那条鱼就是因为感染了寄生虫才导致眼睛异常凸出。
其实,从外形特征来看,朱先生钓获的这条怪鱼很可能是一条发生了变异的鳗鲡。鳗鲡属于鳗鲡目、鳗鲡科,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正常情况下的鳗鲡体形细长如蛇,体表光滑无鳞,覆盖着一层黏液,身体一般是深绿色或灰色,腹部则为白色或浅黄色。
在很久以前,鳗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闽江等南方流域。鳗鲡有着独特的生存习性,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淡水中生长,到了繁殖期就会游向深海区产卵。这几年来,由于滥捕、栖息地被破坏、污染以及洄游路线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野生鳗鲡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据水产研究机构统计,目前我国野生鳗鲡的数量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90%以上。以珠江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年可捕获数十吨鳗鲡,而如今珠江里的野生鳗鲡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一吨,甚至可以说比一吨还差很多。目前,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我国已经将多个鳗鲡品种列为了保护动物。
因此,如果钓到了鳗鲡,不管它是不是受保护的物种,都建议立即放生。这不仅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更是为了避免自己因触犯法律而去坐牢。朱先生后来也说自己看这条鱼长得太特别了,马上想到它万一是受保护的品种那就麻烦了。虽然有点舍不得放生它,但考虑到法律风险,他最后还是决定放生了。在放生前,朱先生还特意选择了珠江水质比较好的河段,确保它放生之后能够存活。
总的来说,朱先生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哪怕它不是保护的品种,最好也是给放生了,因为像这种外形异常鱼类肯定是不能吃了,带回去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直接放生了。希望大家能从朱先生的经历中明白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保护珍稀物种的责任,避免因自己的无知而毁了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