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年近八旬却被查出肾癌,让张大妈(化名)一家措手不及。
“肾”藏危机+多病缠身,给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就在家属陷入两难之际,镇江江大附院(又名江滨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兵海给出了“最优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更加精准、微创治疗的同时实现更优术后预后。
78岁大妈“肾”藏危机
78岁的张大妈(化名)近日在当地医院体检,CT报告提示“右肾内混杂稍低密度灶”,家人随即带她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入院后,经增强CT进一步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占位,考虑MT(恶性肿瘤),右肾上极见大小约43mm*32mm*46mm不均匀稍低密度团块影,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强化高于肾实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稍低于肾实质。”
检查
看到检查报告,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因为张大妈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十余年,平日里遵医嘱规律用药,身体状态还算好,也没有出现腰腹痛、肉眼血尿及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没想到查出了肾癌。张大妈年近八旬,家人担心她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增大,而不做手术又怕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面对家人的焦虑,泌尿外科主任陈兵海耐心解释,虽然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但手术仍然是可行的选择。由于患者右肾上极肿瘤位置“刁钻”,紧邻肾动脉主干及肾上腺,且肿瘤血供丰富,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大,切除范围难以精准控制。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精细化、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适合像张大妈这样的高龄患者。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陈兵海召集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评估患者肺功能及心血管状态,并在术前对其基础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
达芬奇机器人助力肾癌精准切除
在充分沟通并征得家属同意后,陈兵海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周详的手术方案。4月16日,在麻醉科主任蒋鹏护航下,泌尿外科团队为患者顺利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通过机器人操作,精准地为患者完成了右肾的根治性切除和右肾周的粘连松解,术中出血量仅10ml。手术治疗全过程,充分运用快速康复的理念和技术,对其进行个性化治疗和护理,手术次日张大妈就能下床活动。
手术
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心肺功能平稳,不日即可出院。
陈主任介绍,借助达芬奇机器人的高清3D视野、自由度灵活操作臂及颤抖过滤功能,术者在微创前提下可精准完成右肾的根治性切除,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术后预后。
医技突破机器人“主刀”成常态
院方介绍,今年3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江大附院正式“上岗”以来,泌尿外科团队已成功完成30余例机器人辅助手术,覆盖泌尿系肿瘤、盆腔肿瘤及肾上腺肿瘤等多个领域。近期完成的机器人手术列举如下: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达芬奇机器人一体位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肾上腺全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盆腔肿物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肾盂切开取石术;达芬奇机器人输尿管狭窄切除+再植术。
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常态化,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江大附院在高质量医疗服务探索中的重要实践。泌尿外科团队将进一步拓展机器人辅助手术适应症,不断提升精准微创治疗水平。
目前,江大附院与国内顶尖的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成教授团队结成紧密合作关系。任善成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被誉为中国80后“机器人手术第一人”,特别是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极限保肾手术、前列腺癌手术等引领行业前沿。
任善成教授团队定期来江大附院指导机器人手术,可以让镇江百姓“近”享国内医疗大咖的诊疗服务。
通讯员 姚奕涵 钱小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