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陈雅岚 实习生 汪颀伟

4月25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检察机关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取得的成效。会上介绍,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60件143人、审查起诉案件63件144人,通过专业化办案机制为科技创新注入法治动能。

在司法保护机制创新方面,武汉市检察机关构建起“全链条保护、全周期服务、全要素协同”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其中,江岸区检察院作为全省唯一设立独立知识产权检察部的基层院,其办理的高某等9人侵犯商业秘密案入选湖北省典型案例。该院创新引入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辅助机制,显著提升了技术类案件办理质效。

多维监督体系成效显著。武汉市检察机关全年摸排知识产权民事恶意诉讼线索4100件,通过抗诉监督程序向中法提出抗诉4件,提请上级抗诉40件。同步建立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对32名被不起诉人提出行政处罚建议,形成刑事惩治与行政监管的闭环管理。

针对“汉南甜玉米”地理标志侵权问题,检察机关创新运用“检察建议+行业治理”公益诉讼模式,推动农业部门更新管理规则并开展专项打假。该模式为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样本。

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检察机关打造“专项工作+服务站点”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制定九项措施、八项机制,在重点科技园区设立保护站,并在长飞光纤、长江存储等10余家高新企业设立联系点。全年开展法治课堂30余场,走访老字号企业提供商标维权等专项服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针对商业秘密保护难题,检察机关建立“全流程介入”办案机制。通过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固证,破解技术类案件办理瓶颈。同时创新“追赃挽损前置”程序,综合运用退赔、调解等方式,切实解决企业维权成本高企问题,相关做法获最高检典型案例收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